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


3月5日,农历二月初三,惊蛰。

民谚云:“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关于惊蛰,你了解多少?知道哪些物候现象和古时民俗?“龙抬头”和惊蛰是否关联?大连地区的人们在惊蛰时节要做什么?就这些节气知识,大连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高日晖及原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大连民俗研究专家刘益令作出了解答。

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它的意思是蛰伏在泥土中的动物被春雷惊醒过来,开始活动了。第一声春雷往往在惊蛰前后响起,此时天气逐渐转暖,冬眠的虫子开始苏醒,所以,古人用惊蛰这一形象生动的词汇来表述此时的物候特点。

二十四节气每一节气分为三候,每候五天,古人用动植物的反应变化来标识每一节气的三候。惊蛰三候分别对应的物候是“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意思是桃花初放,仓庚鸟(即黄莺)开始鸣叫,鹰变成鸠鸟。高日晖解释说:“当然,鹰是不会变成鸠鸟的,可能到了惊蛰节气,树林中像黄莺、鸠鸟等鸟类多了起来,老鹰不愁吃的,出来觅食的频率自然降低,人们很少能见到它,便有了鹰化为鸠的想象。”

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

惊蛰在古代又称二月节,来源于汉代刘歆整理的《三统历》。古代在惊蛰日有蒙鼓皮的民俗,《周礼》记载:“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意思就是蒙鼓皮一定选在惊蛰这一天。因为惊蛰节气,雷声惊醒了蛰伏的动物,地上的鼓声与天上的雷声相似,人们蒙新鼓以应和天上的第一声雷,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

直到民国的时候,云南宣威一带还保留着“咒雀”的习俗:惊蛰日,小孩子拿着铜锣、铜鼓等跑到田里边敲边唱:“金嘴雀,银嘴雀,我今朝,来咒过,吃着我的谷子烂嘴壳。”惊蛰百鸟出,人们就在这一天告诫它们,等到我的稻谷成熟的时候,你要是敢吃一粒,一定会烂嘴巴。

对“咒雀”的习俗,高日晖的看法是:“我们作为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有很多农事方面的信仰和禁忌,所有的民俗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祈愿五谷丰登。古人很早就知道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加上中华民族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念,历来反对无故伤生害命,所以,面对一群群出来觅食的鸟儿,除了诅咒几声,还能做什么呢?”

万物复苏龙醒来

惊蛰前后的传统节日是农历二月二的中和节,唐代比较兴盛,皇帝在这一天要举行春耕仪式,赐民百谷,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月二俗称“龙抬头”,高日晖认为,之所以称“龙抬头”,应该与惊蛰节气有关,意思是万物复苏的时节,龙也在此时醒来。

至今在华北、东北等地,都有在“龙抬头”这天理发、吃猪头肉的习俗,是龙崇拜的一种表达方式。人们从头发开始,用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寄寓美好的希望。而吃猪头肉的习俗也许是古代祭祀的遗留,古代祭祀有大、小三牲之礼,大三牲用牛羊猪,小三牲用猪鱼鸡,祭祀的食物在仪式结束后往往人食之,久而久之,猪头由祭品变成了食物。还有,龙属中有一种是猪婆龙(扬子鳄),以猪头喻龙头也说得通。

“民俗在初始阶段都有功利的目的,随着传承日久,慢慢就仅留下仪式,具体含义往往是后人附会的解释,不一定准确,但只要符合人们的心理,具有积极向上、友善乐观的人生态度,哪一种民俗都有它的当代价值,都值得我们传承下去。”高日晖说。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中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同一节气,南北物候不同,因此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节气谚语。惊蛰节气的谚语有很多,如“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黄淮以南地区大概如此,而长城以北气温还很低,人们仍在农闲中。

刘益令在问询了几位对大连民俗颇有研究的老专家后告诉记者,大连地区没有什么特殊的惊蛰习俗,同全国多数地区一样,农耕是主要事项。此时,老百姓要整理农具、翻地,为即将到来的播种做准备。他说:“惊蛰后,辽南地区的雨水就多了。春雨贵如油,大连地区春旱的时候多,农民盼雷声、盼下雨,期望种好地、出好苗。”

高日晖介绍说,东北地区有“惊蛰乌鸦叫”“雷响一百八”等谚语,惊蛰日虽然候鸟还没飞回来,但是,乌鸦鸣叫,也说明春天不远了。而“雷响一百八”是说从春雷第一声算起,180天后就开始下霜了,说明东北无霜期短,要珍惜短暂的春夏季节,抓紧农耕。

高日晖认为,大连地区在纬度、气候、物产等方面与华北地区接近,民俗事项大部分从胶东传来,经过时间的发酵又有变异,也受到东北腹地的一些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对节气的感受与农耕时代完全不同了,所以,很多民俗、谚语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彭杭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