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干了这个,她就告别了午饭

“请慢一点,把好了再上”“把好了下,注意安全”……在201路有轨电车上,于彦华是司机也是乘务员,每经过一站,她都要高声提醒乘客上下车注意安全,搀扶帮助老人上车。从兴工街到海之韵9.2公里(区间车)的距离,一来一回约两小时,于彦华每天都要跑4圈半。


大连有轨电车自1909年开始运行,于彦华驾驶的这辆3000型木质老电车在上世纪30年代制造。升级改造后,电车的外观和内饰仍保持原有风貌,木质装饰均为实木,金属部件均为铜质,很多与老电车同龄,特别是驾驶室里的铜质操作杆已经被几代驾驶员摸得锃亮。


拥有机动车驾驶证P照、成为电车驾驶员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于彦华所在的车队每天有早、中、晚三个班次,早班首班车4点10分发车,所以3点就得到岗,检查车辆性能状况,包括标识标牌、上下客车门、防滑沙、铁锨以及灭火器、安全锤,还要进行卫生清扫,确保一切无误方能正常发车。晚班末班车是11时50分发车,到次日凌晨两点才能下班。即使是最“正常”的中班,工作时间为10时30分到18时,正好跨过午饭时间,为了保障车辆运行,自从站上这个岗,于彦华就告别了吃午饭的习惯。


手机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必备,然而对于彦华和她的工友来说,电车上的8小时手机一定是关机状态,遇到状况可以通过车载对讲机与值班台联系。于彦华性格温婉,工作细致热心,驾驶车辆的时候,手握铜质控制器,她总是专心地观察着道路状况,遇到斑马线她总是放慢车速停下车,并挥手示意市民先行通过。车辆进站乘客上下,于彦华总会面带微笑地站在门口,提醒乘客注意安全,搀扶帮助老年乘客上车,招呼乘客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

驾驶车辆经常能够捡拾到乘客丢失的物品,比如手机、手包、相机等,差不多每周都会有,于彦华会立即通过车载对讲机通知值班长,想方设法归还。去年有一天,于彦华驾驶车辆往华乐广场方向行驶,在终点清理车厢时,她发现座位上有一部黑色手机,立即用对讲机通知值班长。车辆在下班后,于彦华回到车库,见到了丢失这部手机的主人杨先生,并将手机归还给他。杨先生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百元现金表示感谢,被于彦华婉言谢绝。

每年夏天,都有不少外地游客特意来感受乘坐老电车,在车厢内不停拍照,这个时候于彦华心里升腾起满满的自豪。于彦华常说,“百年电车是大连的一张名片,无论风霜雨雪,带着乘客体验百年老电车,传递城市记忆里的热情与美好,感觉自己也有点重要。”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吴耀辉

图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震华

校对:秦臻

主编:于莉

监制:穆军、宋伟


编辑:高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