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前4个月空气质量达标率93.3%

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榜单上排第19位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巴家伟)来自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前4个月我市收获112个优良天,同比增加11天,达标率93.3%,同比上升9.1个百分点;PM2.5累计均值3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2.5%;PM10累计均值5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7.5%。在生态环境部通报的1-4月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排名中,长江以北地区仅有两座城市跻身前20榜单,我市位列其中,排名第19位。

这一成绩的取得对北方供暖城市而言实属不易,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深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的各项举措和行动。

靶向发力,开展春季扬尘污染整治。针对裸露地面、建筑工地、排渣车辆运输等扬尘污染突出问题,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公安、城管、住建、市政中心等部门同向发力,通过问题“交办-整治-复核-销号”闭环管理模式,对全市扬尘源实施全面“体检”。市扬尘在线监控平台数据显示,4月份全市各施工工地PM10平均浓度为60.5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9%,环比改善20%。

科学治污,实施“冬病夏治”。集中对采暖期不能稳定达标的燃煤锅炉开展专项整治,分行业实施工业炉窑提标改造和清洁能源替代。全面实施清洁取暖、散煤替代、高污染机动车淘汰等系列举措,在省内率先完成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管控企业深度治理,为冬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腾挪更多空间,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奠定坚实基础。

精准施策,减少污染天气。构建污染天气立体化应对体系,建立健全空气质量监测预报机制、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机制。组织全市2684家涉气工业企业制定应急减排措施,实现涉气企业“全覆盖”,对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的重点企业全面开展绩效分级,实行差异化管控。建立轻中度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充分运用雷达扫描、走航监测、无人机航拍等智慧化手段,精准识别污染源,各地区、各部门多方联动,提前采取措施,做好“削峰保良”,减少了污染天气的出现。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