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书迷董月珠每隔20天必去“大图”打卡

“我甚至能闻到一张张纸的香气”

正在阅读的董月珠。

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金东淑

图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高强

大连图书馆的众多粉丝中,有一位85岁的奶奶董月珠。说起她和图书馆的缘分,也就在5年前,那以后,很有规律地,每隔20天,她必要前去打卡看书、借书,每次一借就是5本。

读书是她最享受的时光

退休前,董月珠老人在大连制药厂设备科工作。5年前,老伴去世。一个人在家的时光,书,成了她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偶然听人说,大连图书馆可以免费借书。老人当天就倒了两趟公交车去了。看到那么多书,高兴得不得了,这是老人生平第一次走进图书馆,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老人感觉自己找到了同圈。一直以来,周围同龄人中有阅读习惯的人不多,几乎没有可以交流的朋友,不免有些孤独。而在这里,全是和她一样的爱书人,全都那么享受,“只能听到翻书的声音,我甚至能闻到一张张纸的香气。”这种感觉太妙了,老人直呼和大连图书馆相见恨晚,“这么好的地方,我以前咋不知道呢?”

对比当年的阅读环境,真是天壤之别。休息日,带孩子到新华书店是她最开心的时刻,即便是倚着书架一站几个小时阅读,她也很满足。在那个收入不高的年代,别人家的女主人还在为柴米油盐算计着,她却给自己订了《大众电影》和《小说月报》。一个月一期,不解渴,她连工厂里包装用的报纸都剪下来。同泰街老楼的窗外是路灯,每当孩子们睡着了,她便坐在窗前就着路灯阅读。读书时间虽然碎片,无人打扰,是她最享受的时光。

子女也有阅读的好习惯

受老人的影响,女儿和儿子从小就有阅读的习惯。

女儿说,读书最初的记忆,是一扇拉门的秘密。小小的她,偶然发现家里拉门的背面,全是贴图,一色大美人,花花绿绿地,和当时特定时期千篇一律的灰黑格调形成巨大的反差。在那些细小、短短的文字说明里,认识了秦怡、王晓棠、赵丹,王心刚、王丹凤……也第一次知道了宝玉和黛玉。怕被发现,家里没人的时候,小小的她蹲在拉门的后面,把那一张张海报看了看。后来,她又在拉门的后面发现了更多的秘密,不仅有《大众电影》,还有小说,《苦菜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甚至在旅行包里,还翻出了《简·爱》。

父亲当年经常到各地出差,每次带回的礼物中,最多的也是各种书。物资匮乏的年代,相比巧克力和时装,书是一家人最期待的奢侈品。

对这一家人来说,阅读有多重要?“每天从报箱取回《大连日报》,父母准会为谁先看吵起来,每次都要争个脸红脖子粗的。后来虽然有了电视,但几乎很少打开。爸爸、妈妈、弟弟和我,饭后就是回到自己的房间阅读,静静地,谁也不打扰谁。”女儿说,这样的场景,是当年家里最温暖的画像。

看书,就是我的活儿

5年前,老伴去世。书成了董月珠最好的伙伴。老人说,前几年比较喜欢科学家和政治家的传记。看到感兴趣的地方,她忍不住打电话给在大学工作过的老同学一起交流。这几年又迷上了人物传记,特别是女性的人物传记。

记者在老人的床头看到《孝庄皇后》《蒋英传》《沈醉回忆录》,还有当天的《大连晚报》。她说,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躺在床上读一会,整理房间后、午觉后、晚饭后、甚至半夜醒来……她感觉自己在跟一个又一个人对话,这让自己的大脑从未停止过思考,自然,心境也跟着越来越开阔。

“看书,就是我的活儿,就跟每天必须吃饭、喝水一样。”丰富的阅读资源、充足的阅读时间,老人终于实现了当年无法实现的阅读自由。看过这本想着下一本,有瘾,恨不得把年轻时的被耽误的读书时间都给补回来。

编辑:高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