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加减乘除”法激发社区治理能力提升新动能

——基层社会治理系列评论之三

本报评论员

大城治理,机杼万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基层治理的新方向,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大连市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给出“十个推进”之“第二个推进”——“推进减负赋能增效,提升城乡社会治理能力”的清晰路径:在城市社区设置自治机制、组织动员机制、民主协商机制、“全岗通”工作模式等方面,做好“加减乘除”法,构建成熟定型的社区治理体系,真正为基层松绑,让基层轻装上阵,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强化组织保障、协调联动,各司其职、确保落地。基层社会治理,重在基层。广大城乡社区组织和社区工作者更要快速统一思想,加紧行动,躬身实践,把提升社区治理能力这项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工程加速推进,快速打开社会治理新局面。

要做好“加法”,打好基层赋能基础。按照便于自治、便于管理、便于服务和资源集约利用的原则,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要对城市社区重新优化调整,调整后的社区规模原则上在3000户左右,全市社区由743个调整为841个。要合理规范城市社区规模,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人力物力财力下放到基层,全力解决“小马拉大车”问题,为基层干部创造更加充分、高效干事条件。

要做好“减法”,卸下基层负担。进一步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防止层层向基层转嫁责任。健全村(社区)承担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村(社区)严格按照市县两级工作事项清单开展工作,未经党委和政府同意部署,各职能部门不得将自身全责事项安排交付村(社区)承担,要坚决打赢这场“万能社区”“社区万能”问题的“歼灭战”。

要做好“乘法”,内引外联共同治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打通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现路径。规范城乡社区协商制度,组织居民群众协商解决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关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构建以村(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慈善资源为助推的联动机制。

要做好“除法”,打破基层业务壁垒。深化社区“全岗通”工作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要让居民找得到人、办得了事,要让80%以上的社区工作者成为“一专多能、一岗多责、全岗互通”的“全科社工”。要把社区工作者从窗口事务中解脱出来,下沉到网格中,紧密联系群众,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大连已经全面打响基层社会治理攻坚战持久战,基层社会治理“施工图”已经绘就。加速推进基层减负赋能增效,让社区工作者聚焦到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上,加速实现“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画出为民服务“最大同心圆”!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