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的嬗变让市民纷纷点赞——“生活在大连更舒心、安心、放心”

西岗区金海暖园如今整治成了一座小花园。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吉存 摄

沙河口区杨树东街50号违建拆除后腾退的空地建成口袋公园。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吉存 摄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丽霞 吉存 杨旭 姜莹

推窗见绿、四季见荫、街道整洁、生活便捷……一个城市的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与发展阶段,关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一年来,我市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路域环境及拆违治乱成效明显,基础设施“舒筋壮骨”品质更高,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依法拆”“惠民改”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换新颜

大连通过持续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拆违治乱”,加强广告牌匾整治,有效提升了城市风貌形象,让城市更有“颜值”,许多市民都在听着、看着、感受着、谈论着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的美化。西岗区香炉礁街道的“工人村”,几代造船人居住于此,建设了整片建筑,多年来始终未进行大规模拆迁改造。位于东快路和香周路交叉口的金海暖园小区就是其中一隅。小区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时间推移,房屋漏雨透寒、道路破损、绿地荒芜、设施老旧、管理缺失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更为严重的是,棚户房内无供暖、无燃气、无下水,34户居民还在使用旱厕,居民捡拾木柴做饭取暖,各种安全隐患极大。西岗区城管执法局、西岗区住建局、西岗区市政中心以及香炉礁街道听取民意、汲取民智,统筹各方力量,彻底把老旧小区改造成示范小区。作为老造船厂的家属楼,此次改造在完善小区功能的同时也结合造船人的怀旧情结,提炼出“红砖”元素,利用场地原有红砖构筑物、红砖景墙、船舶元素等串联起这块土地的记忆。许多老工人在看到雕塑小品后称:“想起了厂区大院生活,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小区90岁老船厂工人崔忠山退休后发挥余热,在自家门前搭建一座景观假山,征求老人和居民意见后,工作人员将假山融入街角公园,成为小区亮丽一角。

华北路市场是我市主城区较大的农贸市场之一,建于上世纪90年代,依托华北路市场一楼的十余户商家将自家沿街房屋扩建成门头房用于经营,造成原本就不宽的春柳街交通不畅;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违章行为多有发生,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借势今年拆违控危治乱“百日攻坚”行动,沙河口区属地李家街道与区城管执法局联合行动,坚持“四个为主”,即以宣传教育为主,以业主自行拆除为主,以化解风险保稳定为主,以还路于民消除安全隐患为主,全面做好发动工作、引导工作、说理工作、教育工作,确保拆违行动稳步推进,实现区域品质提升。此次整治,共计依法拆除违法建设13处、300余平方米。拆违后,属地街道执法大队协调商家对门头牌匾进行统一规范,发动商家自行粉刷墙体1000余平方米,沙河口区城管执法局利用及时雨工程,对腾退出的地面铺设方砖步道,华北路市场周边市容环境在“依法拆”与“惠民改”中焕然一新,百姓纷纷点赞。

城市环境好、市民素质高:“大连印象”让市民更自豪

王官升是大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不久前,中央文明办等单位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他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王官升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原因,他经常要到其他城市学习、交流,“现在我去别的地方,有人问我来自哪里,我一说是大连来的,大家都会说大连城市干净、环境美,市民素质也高。我感觉很自豪。这也是大连通过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文明水平不断提高的成果。”

在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王官升每年带领志愿者发起多个公益项目。让他感触很深的是,当城市有需要的时候,志愿者们都能积极主动站出来,让大爱在城市中涌动。同时,志愿者们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己的文明意识。在王官升眼中,大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一直在精细化、常态化上下功夫。“捡垃圾、清理野广告、文明交通等公益活动,都是常态化进行的,就是随时随地去做,逐渐变成了市民的自觉行为和习惯。有时候我开车速度过快,或者上车没系安全带,孩子都会提醒我。现在,我们的大连更文明,更漂亮,更和谐,作为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普通人,我们也都感觉生活更幸福了。”

精细化服务、网格化管理:民生实惠看得见、摸得着

日前,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魅力社区党委书记毕唱通过辖区的9大网格微信群,与辖区居民沟通文明养犬相关活动的工作进展。“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大连一直坚持精细化管理服务,社区的工作也精准发力。魅力社区将62栋居民楼划分为9个大网格,下设92名网格信息员,在112个门洞公示了网格信息员的基本信息。同时,为了网格化管理更加精准、便捷,魅力社区在9个网格每个楼栋都建立微信群,方便了解情况、和居民沟通,及时化解矛盾。现在,投诉少了,居民笑脸多了,社区网格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作为社区党委书记,毕唱看到社区发生的明显变化,“你看,我们小区环境多漂亮。社区在小区内增设了道旗、景观小品、草坪宣传牌等微景观;小区增设宠物便便箱,里面定期补充宠物便便袋供爱犬人士免费领取。宣传标语和温馨提示,不仅营造了文明创建的氛围,同时也装点美化了小区环境。”毕唱说,这些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改变,让社区居民切实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实惠,让居民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金普新区登沙河街道丛家村,村民李伟高兴地跟记者介绍起村里的新变化:“村里开展文明村镇建设一直强调精细化管理,你看我家门前,平整的马路、造型漂亮的路灯,房子外墙有了彩绘,园子周围就像一幅山水画。村干部把工作做得特别细致,我们村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我还报名参加了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李伟告诉记者,村里始终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作为工作重点,通过精细化服务,引导村民积极投身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这里的村民日子日渐富裕,村里硬化道路4.9万平方米,安装路灯207盏,修建美术墙体3万余平方米,全村屯共有43处垃圾集中堆放点,村里为每家每户分发垃圾分类桶,保护乡村环境。

“智慧化”“科学化”疫情防控:市民满意度高

“方便、快捷、人性化”是不少大连市民对我市常态化核酸检测男女分检方式的评价,自5月17日起,全市各区市县(先导区)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全面启用,周二对男性市民采样检测,周四对女性市民采样检测,周六均可采样检测。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男女分检的采样方式逐渐获得了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其他省市也纷纷效仿。男女分检采样方式公布之初,不少市民直呼不解,甚至有人调侃:“病毒还分男女。”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仔细探寻分检原因,不少市民恍然大悟,觉得男女分检的方式极为科学。“我父母退休,他俩周二和周四去检测,而像我早八晚五的工作性质,只能周六做。”市民张家博告诉记者,这种检测方式覆盖全面,时间方便灵活,他一家一周相当于做了三次检测,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发现,提高了安全性,对自己的健康更有保障。市民曹方新则表示:“男女分开采样挺科学的,人员密集度明显降低,不用像之前排那么久的队了,随到随检,方便又高效。”核酸检测男女分检,一目了然,减轻了核酸采样点的压力,市民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了,不少人表示:“生活在大连舒心、安心、放心,给大连疫情防控智慧点赞!”

近日,我市核酸检测工作又进行了调整,采取家庭成员中的男性市民、女性市民错时采样,隔一周交替检测的方式。同时,兼顾市民不同的时间需求,每周周五、周六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7月1日,调整后的核酸检测第一天,记者在甘井子泡崖街道金兴社区采样点发现,排队人数较之以往又出现小幅减少,核酸检测井然有序。市民王明军告诉记者,作为老百姓他特别支持政府出台的政策。调整之后,男性一周,女性一周的这种方式更高效,不仅老百姓少遭罪,而且减轻了医务人员的负担,大大节省了医疗资源。市民李云坤认为:“相较于之前周二对男性市民采样检测,周四对女性市民采样检测,周六均可采样检测的方式,调整后的这种方法更好。减少了单人的采样检测频次,还保证了每个家庭每周至少检测一次,仍然可以起到在家庭范围内及早发现问题的作用。”

编辑:高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