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深走远 科技引领大连渔业高质量发展

文丨王志彬 本刊记者 王彦堂

刚进入2022年,大连渔业就传来好消息:继大连天正实业有限公司、大连金砣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两家水产养殖企业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后,长海县的禹龙海洋牧场、权发海洋牧场、东晟海洋牧场入选第七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为大连市渔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近年来,大连依托水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全市渔业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渔民致富产业和部分农村地区的支柱产业。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渔业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养殖水平不断提升,养殖种类不断升级换代,从近海走向远洋,从浅海走向深海,从追求数量增长转向更高质量、更好效益和更可持续的发展。

· 深耕海洋牧场 从传统走向科学

大连地处辽南半岛最南端,扼守渤海、黄海之翼,是我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渔业生产基地。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如果说陆地上生产粮食主要依靠土地的话,那么海洋养殖主要依靠的就是海洋牧场。

2006年由大连海洋大学建设的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个有关海洋牧场建设工程技术的研究中心。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心已成为辽宁乃至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海洋牧场研发机构,他们的沿海海洋牧场建设方法、人工鱼礁生息场建设技术、海珍品的增殖技术以及鱼类行为驯化技术及其设备开发、资源探测与评估技术、海洋牧场管理方法与技术等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15年底,当时的农业部颁发第2321号公告,公布了全国第一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大连獐子岛海域海洋牧场入选其中,也就此正式拉开了大连海洋牧场建设大幕。目前,大连已有25家国家级海洋牧场,辐射带动全市海洋牧场面积达500万亩,已成为我国沿海城市海洋牧场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

“如果说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脉’,那么海洋牧场就是渔业发展的基石。”大连状元海生态苗业股份有限公司厂长黄长海介绍说,海洋牧场是一种新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以投放人工鱼礁为基础,没有人工鱼礁的海底就像沙漠或黄土高原,即使有海产品资源,但因为没有栖息地,这些海产品也不会在这里停留。通过海洋牧场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内海洋生物资源量增加30%以上,主要经济品种产量提高20%以上,海洋资源的恢复达到了效果,大大增强了海洋牧场发展后劲,企业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升。“没建人工鱼礁前,我们公司5600亩的海区在2011年刚承包时每年产出也就在5000斤左右。这几年人工鱼礁建成后,鱼类、贝类和螃蟹明显增加,现在每年春秋两季能有5万斤,多时能达到8万斤。”黄长海这样告诉记者。

2020年12月,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正式同意创建以大连为重点的北黄海(辽宁)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不仅解决了北黄海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整个中国养殖业,甚至在世界上都可能形成一个有价值的案例。“鉴于我市黄海海域打造了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集群,渤海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从数量上和面积上略显单薄。我市应启动《大连市渤海海域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到2024年在市属渤海海域新建市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不少于6个。开展生态严重退化海域的人工鱼礁试点建设,解决海底‘荒漠化’问题,提升渤海海域生态恢复与修复的能力。”在今年的大连市两会上,市政协常委邓长辉这样建议。

同时,优质的海洋生物种质资源是海洋牧场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作为拥有16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的长海县来说,一方面与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与高校合作,试验培育适合长海本地的新品种;另一方面从国外直接引进新品种,用“两条腿”来夯实海洋牧场建设基础。

2016年3月,农业部下发第2360号公告,公布了由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科研团队培育的虾夷扇贝“獐子岛红”通过国家水产新品种审定,为解决种质退化、病害频发等问题建立良好的基础,推动了大连市扇贝养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十三五”期间,大连市政府先后投入以奖代补资金200万元用于水产原良种场创建及水产新品种认定奖励。目前,大连市已建成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4家、省级水产原良种场26家,通过国家认定新品种6个,有效奠定了大连市海洋牧场种业基础。

同时,为了更合理、更高效地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实施管理,大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大连海洋大学共建“大连市海洋牧场数字化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2020年7月正式交付使用。“我们海洋牧场里的鱼类有什么异常情况,大连海洋大学那边的监控平台就能及时发现,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长海县兴国金茂海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赵金国这样表示。

“按照大连市‘十四五’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渔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进展,生产空间布局得到优化,转型升级目标基本完成,人民群众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基本满足,优美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基本形成,实现构建生态和谐、优质高效、科技领先、融合共赢、开放共享的现代渔业体系。”大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栾玉瑄说。

· 改变养殖方式 从浅海走向深海

随着水产养殖行业迅速发展,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逐渐被淘汰。大连也一直在探索发展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在长海,就对浮筏养殖进行疏密减量,既节省苗种降低养殖密度,又能增产增效;对虾夷扇贝进行吊耳养殖试验;推广使用新研发的养殖网笼清洗机,降低网笼清洗的工作强度,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又保护了环境。

“过去我们养殖网笼的密度比较大,一个单箱有36立方米,放5000尾鱼苗,但成活率低。现在我们只放3000尾,成活率和投放5000尾也差不多。更重要的是,这样减少密度不仅能节省大量鱼苗,而且成鱼的个体也增加不少,效益会更高。”大连昌海全福水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善德说。

在位于大连金普新区大李家街道的一片深水海域,10个圆形的网箱在海中漂浮。这是大连鸿瑞网箱养殖场去年引进的海水鱼养殖装备,网箱材质采用聚乙烯环保塑料,周长有60米,下沉深度达到8米,与过去老式木质网箱相比,不但养殖空间更大,而且更加坚固、耐用。去年3月在每个网箱都投放了7万尾黑鱼苗,今年年底就可以产出10万斤成品鱼。

“以前在近海养殖污染环境,现在深海养殖网箱面积大,形成了野生的环境氛围,鱼的品质好,生长周期短见效就快。而且网箱抗台风、抗风浪,给我们吃下了定心丸。”大连鸿瑞网箱养殖场总经理曲忠利说。

同时,大连还积极完善健全综合立体养殖模式。“我们一直推广使用科学养殖新方法,加快推进参、鲍、鱼、藻等品种养殖规模化工程,逐步形成了养殖模式多元化、养殖品种多样化、养殖健康生态化的良性发展格局,实现了由单一粗放型向综合集约型转变。”长海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林戈介绍说,例如在牡蛎养殖上,减少普通的太平洋牡蛎养殖规模,增加经济价值较高的三倍体牡蛎、金牡蛎的养殖规模。在藻类养殖上,减少裙带菜、海带的养殖,增加紫菜的养殖规模。

在改善近海传统养殖的同时,大连还积极探索远海深海养殖模式。2021年2月25日,长海县小长山岛镇人民政府与大连泽宇深海智能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北黄海装备型海洋牧场项目。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25亿元,购置海洋牧场智能系统、海洋环境监测及水下视频监控系统、自动投喂系统等设备,建造三艘养殖工船,建设智能化、可视化现代海洋牧场示范基地和管理平台。项目扬弃传统养殖模式,实现了从近海到深远海、从普通网箱向大型装备跃升、从传统人工养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是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产业模式。

同时,长海县还把目光瞄准国内深远海养殖的领先企业——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自主研制建造的全国首创深远海鱼养殖平台“振渔1号”。“一方面解决了近岸养殖带来的生态压力,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养殖海域空间不足、养殖装备抗风浪能力差等问题,特别是通过具有专利的自动旋转鱼笼设计,攻克了长期困扰海上养殖业的海上附着物难题,节约养殖成本。”长海县相关领导表示,长海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与上海振华的合作。

· 瞄准国际水域 从近海走向远洋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统筹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科学布局近远海养殖和远洋渔业,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大连市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远洋渔业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在金枪鱼、南极磷虾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早在1987年,中国第一艘金枪鱼钓船就启航于大连。”从事远洋渔业的大连金广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晓丹介绍,当时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公司驻毛里求斯代表处,向国内寻求金枪鱼钓船合作,他们从当时的农业部水产司了解到,以长海县为主导的大连海洋捕捞业基础比较好,就会商大连长海县政府。从国内以海洋捕捞为主导产业的大县捕捞产业转型的战略出发,县政府委托獐子岛率先承接了这个项目。“1986年,大连派专业团队赴毛里求斯考察,后来在日本购买了一艘二手的超低温金枪鱼船,就是-60℃冷冻的专业渔船,后来命名为‘皇冠1号’。1987年10月,长海县向毛里求斯派出了中国第一艘金枪鱼钓船——‘皇冠1号’开往印度洋,拉开了中国金枪鱼产业的序幕。”孙晓丹说。

随着中国远洋渔业的飞速发展,中国逐渐成为金枪鱼捕捞的大国。作为从事金枪鱼捕捞企业中为数不多的女性掌舵者,孙晓丹还将金枪鱼的食用方式融合化、多元化,用味蕾推广金枪鱼文化。全国首家“渔千里”金枪鱼城市厨房的研发团队用了五年多的时间开发了300多道金枪鱼及深海鱼菜品,大厨们用多年对金枪鱼食材的理解,让金枪鱼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与金枪鱼相比,大连从2009年开始远洋捕捞南极磷虾。之所以起步晚,是因为2007年10月中国才加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取得开发利用南极海洋资源的资格。2009年,中国把“南极磷虾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就在这一年,辽渔集团代表国家对南极磷虾进行探捕,翻开了我国远洋渔业捕捞的崭新篇章。

2012年,辽渔集团从日本购进了中国第一艘具有世界一流先进磷虾捕捞加工设备的大型专业磷虾捕捞加工船——“福荣海”轮,填补了我国在南极海洋生物专业性捕捞和加工技术上的空白。

2021年6月3日,辽渔集团与黄海造船有限公司举行“福兴海”号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建造签约仪式。此次建造的“福兴海”号造价4.38亿元,交船期是2022年12月31日。该船由中国船舶第七〇一研究所武船院设计,排水量近2万吨,主要用于南极地区磷虾捕捞、流水线加工、包装等作业,配备安全高效的连续泵吸捕捞设备和国际先进的磷虾粉及食品加工设备,是我国目前已启动最大最先进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建成后将填补我国在南极磷虾高端渔船设计领域的空白。

同年10月22日,立下赫赫战功的“福荣海”轮正式光荣退役。但辽渔集团对南极磷虾开发利用及高值化研究还在继续,“福兴海”轮建成后将接过重任、全新出发,不仅继续巩固集团公司在南极磷虾捕捞加工产业的领先地位,而且会使中国磷虾捕捞量有望突破10万吨,成为挪威之后又一个磷虾捕捞强国,为发展国家海洋战略,推动辽宁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南极磷虾属于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新兴产业,由于产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缺乏系统化产业规划和龙头企业引领发展,虽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海洋食品产业链不粗不壮,亟须拉长补齐精深加工等链条短板。”在今年的大连市两会上,政协委员、辽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大强表示,近年来国内山东、广东、上海等沿海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南极磷虾海洋食品产业的财政税收支持,形成对大连市南极磷虾产业追赶态势。“大连作为传统的海洋渔业发展区域,现已形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南极磷虾产业项目,需要通过持续加大产业投入与政策支持,建立以南极磷虾领军龙头企业平台资源为支撑、专业化创新发展,打通产业链各环节,实施补链强链固链,构建涵盖捕捞、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一体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成为大连海洋经济引领国内产业特色发展、产业集群化发展重要机遇。”

“到2025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力争实现年均增长5%以上。深远海养殖规模突破30万立方米,养殖产能实现翻一番,海水鱼类年产值达到14亿元以上。”今年2月初,大连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个委办局联合印发了《大连市关于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17项具体举措成为大连市渔业今后一段时期的行动指南。“‘十四五’期间,计划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10个、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10个、遗传育种中心1个。鼓励引导远洋渔船及装备更新改造,升级改造近岸捕捞渔船,逐步淘汰老旧、中小型、木质渔船。加快建成一批重力式深水网箱、桁架类大型养殖装备和大型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生产设施设备。计划建设深远海养殖项目5个以上。构建智能工厂化养殖体系,提高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计划建设数字渔业项目1个。”一系列远大目标为大连渔业高质量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

“时至今日,大连的渔业发展已掀开了新的一页。”栾玉瑄表示,辽宁省“十四五”时期明确了“一圈一带两区”发展战略,大连市被赋予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龙头地位和期许。“海洋,是大连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未来所在。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上级统一安排部署,因地制宜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打造高质量现代渔业,续写大连渔业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高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