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几块压舱石

文丨本刊记者 李艳彬 

在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之前,大连一直以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东北亚区域国际金融中心”为目标,这“三个中心”与建设“海洋中心城市”并不冲突,而是它的基础条件。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几个评价标准看,首要条件就是“全球航运中心、有发展后劲的区位优势”。在大连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五大核心任务的描述中,首要的也是“提升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能级,以沿海港口群为基础,东北腹地为依托,稳固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港口物流业,提升航运服务水平,优化综合服务环境”。

所以,围绕“亚太对流枢纽”和“新枢纽港”建设目标,打造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建成连接东北经济板块海上大通道,开创服务东北亚经济新格局;打造具有大连特色,适应东北振兴的航运核心功能区,促进航运产业链有机融合;发挥航运物流对临港产业的基础支撑作用,助推临港产业做强做大,这些都是大连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具体“抓手”。

· 起步较早的航运中心建设

2009年至2015年,国务院先后批复五个国际航运中心,分别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在这五个由国务院“盖章认证”的国际航运中心中,大连是唯一东北亚区域的国际航运中心。

自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明确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后,辽宁省政府陆续颁布系列政策和规划,并明确要求大连港要成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与“旗舰”。

从概念到实践、从起步到奔跑,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效显著:海空双港稳步发展、物流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区域航运要素初步集聚,海事海商法律服务、期货交易、航运金融等发展迅速……作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载体,拥有百年底蕴的大连港在持续发挥核心带动与“旗舰”引领作用的同时,也在航运中心稳步崛起中日渐壮大。

2019年初,在招商局集团的积极参与和有力推动下,辽宁港口集团成立。新成立的辽宁港口集团整合了大连、营口两港资源,也接过了建设航运中心的“接力棒”,成为体量更大、实力更强的新的核心与“旗舰”,为新时代的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强劲引擎。

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是提升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其中港口是基本条件,更是核心载体。作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与“旗舰”,目前辽宁港口集团大连港已建成45万吨原油码头、40万吨级矿石码头、2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世界领先的汽车滚装码头;建有国内规模最大的原油、成品油和液体化工品罐群,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建立了商贸往来;东北地区98.5%以上的外贸集装箱、100%的商品车、60%以上的外进原油在此转运。凭借全球领先的现代化深水码头以及环渤海、黄海完善的中转服务网络,大连港已成为东北最大的集装箱枢纽港、矿石分拨中心和油化品转运基地,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国际邮轮始发港和东北亚汽车物流的重要节点。

如今已实现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丹东六港合一的辽宁港口集团,整合融合、改革发展渐入佳境,主营货种吞吐量不断上扬,经营效益增势稳健,自身优势得到持续释放。对航运中心建设而言,背靠辽宁港口集团的大连港,自身核心载体作用得到了持续强化,港口整合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强劲动能,大连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为更好地支持、推动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招商局集团成立了航运中心建设专项工作组,整合招商港口、辽宁港口集团等内部资源。特别是把辽宁港口集团、中外运股份两个龙头企业在港口、物流领域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建立了推进航运中心建设的业务协同发展机制,并确定了物流设施资源共享、中欧班列、海铁联运、外贸集运、汽车滚装业务协同等5项支持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业务协同项目。

借助协同发展机制,辽宁港口集团已与招商局集团主控的南方港口实现“南北互动”,共同打造集装箱和粮食运输的南北互动大通道,新开通3条外贸集装箱航线和7条内贸集装箱航线。辽宁港口集团还通过与招商局集团航运、地产、金融等板块的业务协同,引进特色临港产业项目,集聚航运中心资源要素,将“招商力量”有效地融入到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之中。

大连港位居西北太平洋的中枢,是正在兴起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哈大铁路与东北地区发达的铁路网连接,全国最长的沈大高速公路与东北地区的国家公路网络相接,是中国南北水陆交通运输枢纽和重要国际贸易港口之一。经东北铁路网和公路网,大连港还连接着俄罗斯与朝鲜,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成为欧亚大陆桥的起点。

目前,大连港已开通集装箱航线近100条,集装箱年转运量近千万标箱;与环渤海、黄海15个港口搭建了海上中转服务网络,集装箱环渤海内支线每周运行50班;在东北地区形成了“4大中心、12个场站、31个站点”的内陆网络布局,已开通班列线路37条,每周稳定运行70余班。此外,大连港以“辽满欧”为主通道,积极与俄罗斯、德国等国家铁路公司合作,相继开通了连接亚太和俄罗斯、欧洲地区的“大连-沃尔西诺”公共班列、汽车整车班列、冷链班列、木材回程班列、“大连-斯洛伐克”班列等多条线路。同时,大连港打造的“亚太-东北地区”通道集装箱海铁公多式联运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评选为我国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以大连港为枢纽,连接亚太和欧洲的陆上经济走廊正在形成。

辽宁港口集团成立以来,大连港已开通大连-印尼、大连-韩国、大连-黄骅等多条集装箱内外贸航线及粮食班轮航线,保税混矿等中转业务取得长足发展。在巩固提升枢纽地位的同时,持续完善、织密大连东北亚航运中心航线网络。

· 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魅力显现

港口作为一个集聚的平台,从来都不是为自给自足而存在的,它存在的另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则是辐射和带动,而疏运体系,则依赖于发达的海路、铁路、公路、航空所交织出的立体网络。

2021年6月30日,“大连-阿拉山口-德国”中欧班列在大连港集装箱铁路中心站鸣笛始发,这是辽港集团开通的首条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的中欧班列,目的地为德国的汉堡、杜伊斯堡,全程计划运行18天左右。首趟班列装载了50个40尺集装箱,货物包括钢结构、服装、防护手套等物资,总货值约400万元。本次成功开通的西线阿拉山口通道,开辟了大连口岸中欧班列的全新出境线路,拓展了辽港集团过境班列业务的网络布局,进一步提升了大连口岸中欧班列市场竞争力。

今年2月10日,一列满载42个40尺集装箱的欧洲回程班列从波兰马拉舍维奇车站经满洲里口岸入境,运输里程达9600公里,历时18天抵达大连港大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该趟班列的顺利抵达,标志着辽港集团首列欧洲腹地回程中欧班列正式开通。此次班列装载有橡胶、轮胎、帘子布,总货重1000吨,货值约1500万元,是辽宁本地企业急需的生产原料及配件。此次开通的回程班列使辽港集团中欧班列与欧洲腹地实现双向贯通,为沿线各国生产、生活需求提供稳定的运输保障。

今年年初,满载100个标箱出口货物的“三星班列”从中铁联集大连中心站驶出奔赴欧洲市场,这是大连口岸2022年发出的首趟中欧班列。该“三星班列”装载的货品主要包括液晶显示板、洗衣机零部件、电子产品零部件等出口物品,货值约460万美元。

中欧班列安全高效畅通运行,离不开海关通关的便利化措施。为保障中欧班列高效有序运行,大连海关所属大窑湾海关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模式、立足监管场所规范化管理,进一步精简通关手续,依托视频监控平台,提升监管精准性,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企业在报关、运输及在途监管方面的困难。

为保障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大窑湾海关积极探索中欧班列过境运输模式改革,多次与检验检疫、港口、铁路等部门充分沟通、密切协作,不断优化服务与监管,推出多项个性化服务措施。在通关大厅设立“中欧班列”窗口,专门接待和处理中欧班列事宜,同时实行“7×24小时”预约通关模式、一站式通关,还设立了专用热线随时解答通关难题,着力解决中欧班列在报关、运输、海关间的衔接及运输在途监管方面遇到的困难。同时,大窑湾海关加强关港铁信息共享,开展现场办公,便利企业申报,实现中欧班列货物“即时通关、即时放行、即时装车、即时发运”,还打造了“港铁联通”新模式,实现大连港滚装船、集装箱和铁路特货多种运输方式高效结合,打开了大连港陆海联运通道发展新局面。

据统计,2021年1-11月,大窑湾共监管出口中欧班列79列,货物 4108标箱、5.49万吨,货值24.04亿元,创下大连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后的最高纪录。

过了春节,大连集益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中欧班列的王霏就开始忙碌,每天忙活着组织装卸从丹东、营口等城市转运来的货物,顺利保障四列大连开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的中欧班列,还迎来首列波兰到大连回程班列。

作为大连市政府指定的中欧班列平台运营公司,大连集益去年开行中欧班列103列,“特别是元旦假期前几天,客户订舱量都会大幅攀升,每天都需要加班加点做业务单据。”该公司一线工作人员于超说。受疫情防控影响,海运、空运受限,国际贸易流动不平衡,去年海运运价上涨、订不到舱位、一箱难求,货主们都“希望尝试新的线路”。相比海运,中欧班列的时效和稳定性确实更胜一筹。

作为一线工作人员,于超的任务就是确保中欧班列平稳、正点、安全地从大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发往俄罗斯和欧洲各大城市。在这个过程中,他见证了大连中欧班列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从最初仅开通满洲里出境线路,到随着货量增加,二连浩特、绥芬河、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全口岸开通,大连中欧班列最大限度发挥口岸通过能力,也为客户提供更多通道发运的可能。

据统计,大连中欧班列去年全年开行120列,完成箱量1.2万标箱,总货值2.8亿美元,总货重10万吨。其中,中亚过境商品车24列,运输过境商品车4070辆。通过中欧班列,大连正在让世界看到东北亚国际物流枢纽的魅力。

今年1月初,大连集益将中欧班列延伸到欧洲。大连始发,由满洲里出境,途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抵达波兰的马拉舍维奇和华沙;再以波兰为起点,前往德国杜伊斯堡、汉堡,全程最快28天。目前,该线路已实现常态化,“每个月都能保证有一趟”,全年开行18列。大连集益今年还计划与沈阳、哈尔滨、西安、成都、重庆等中欧班列平台公司开展合作,形成南北互济、东西联动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离不开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建设。辽港集团集装箱事业部业务经理李瑞剑介绍,辽港集团未来“将重点打造以两横一纵为核心的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不断丰富班列货物种类,为确保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港口助力。”所谓“两横一纵”的主轴大通道,即日韩-辽宁港口-新疆霍尔果斯-中亚哈萨克斯坦为“一横”;辽宁港口-沈阳-哈尔滨(通辽)-满洲里(二连浩特)-俄罗斯与欧洲为“一横”;日韩-辽宁港口-华东-华南-东南亚为“一纵”的立体交通网络。

为释放港口发展动能,2022年大连将围绕辽宁港口引领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重点推动大连港、大连湾、大窑湾、太平湾等港区协同发展,完善码头、航道、锚地、内陆干港等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推进太平湾公共航道和泊位工程。

按照全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大连今年还将实现大连集装箱码头、智慧港口2.0全覆盖,加快建设太平湾、长兴岛、瓦房店等六个生产服务型物流功能区,努力形成连接日韩,辐射东南亚,贯通欧亚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突出大连枢纽节点地位,进一步发掘潜力,推动东北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传统优势货运线路的密切关联,以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为契机,加快建设亚太对流枢纽,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贸易制度和发展模式。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货运中心副总经理葛峰介绍,大连货运中心依托发达的铁路网和大连区位优势,围绕环渤海经济带重点产业链,优化海铁联运网络,着力推进海铁联运业务发展。通过加强与大连市政府、辽港集团、海关等部门和企业的协调联系,持续优化运输组织,加快中欧班列装车和中转作业,不断提高运营品质和运输效率。

结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大连的交通枢纽定位,大连货运中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积极组织双向货源,推广高效、绿色、经济的多运输模式、多运输通道,构建向东辐射日本、韩国,向南辐射东盟国家及东南沿海地区,向西连接俄罗斯、欧盟及中亚国家的“两横一纵”陆海联运新通道,为经济、贸易和产业发展提供多维度、多线路的物流路径选择,为中欧班列开行提供“加速度”。

日前,大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并积极谋划推出物流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加快多式联运的发展,加快海陆大通道的建设,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作出大连贡献。

· RCEP助力大连自贸片区如虎添翼

如果说,港口、物流、集疏运体系是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基础硬件,那么,在RCEP背景下的自由贸易区则是大连目前最有价值的软环境条件,是全新形态的政策高地。自贸试验区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外资,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能够为海外投资并购提供种种便利化政策和便利化途径。

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作为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关键是采用错位探索,利用区域经济特色发展地区优势产业,与前两批自贸区协同发展,同时配合“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将形成一个点、线、面的联动开放格局,对于地区产业的国际化资源配置也将产生带动作用。

大连自贸片区的重要功能就是发展港航物流、金融商贸、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循环经济、航运服务等产业,推动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形成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在大连自贸片区一系列政策优势和创新动能不断显现的当口,又迎来了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的正式生效,可谓如虎添翼。

RCEP是由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的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协议签署以来,大连自贸片区围绕RCEP可能对片区产生的影响,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对相关企业进行了多轮调研、辅导和服务,帮助企业适应和运用RCEP规则,开拓RCEP国家市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1月1日,RCEP生效实施,这标志着全球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为大连自贸片区深化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合作,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难得机遇。伴随着RCEP正式生效,中国-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也为区域经济互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大连自贸片区还助力区内企业——大连航空开通大连-合肥-南宁航线,架起了连结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大连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南宁的空中桥梁;近日,大连航空又加密大连-成都航线,直飞成都“一市两场”由每天往返4班增加到6班,形成东北-西南双向互动的开放模式,将更好满足RCEP背景下的航空运输服务需求、加快推动航空运输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竞争力。借助海陆空新航线的持续开通,大连自贸片区将全面构建起“辐射日韩、连接东南亚、连通欧美”的国际物流大通道,进一步强化大连口岸在“一带一路”和RCEP中的战略地位及引领作用。

自2月1日起,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韩国生效,中国也于同日对韩国实施RCEP协定税率。当日,辽宁省贸促会大连自贸片区商事认证服务窗口为大连保税区明庆贸易有限公司签发首份目的国为韩国的RCEP项下原产地证书,涉及货物金额2.04万美元,企业凭此份原产地证书将享受零关税,可减免税金1122美元。

近年来,大连自贸片区高度重视发展对韩经贸合作。目前韩国已成为大连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其中以片区为主要生产基地的集成电路产业,对韩出口近5年来由 0.05 亿美元增至约1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高达近200倍。据了解,RCEP对韩国生效实施首年,中韩两国立即降至零关税的商品项数占比38.6%,最终降为零关税商品项数占比86%。中国与韩国之间的优惠贸易协定有RCEP、中韩自贸协定和亚太贸易协定3项,这将为外贸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关税减免更多、货物通关更快、出口成本更低等一系列红利,尤其是对韩国出口额度较大的企业,出口关税将大幅降低。

为抢抓RCEP对韩生效机遇,进一步提升对韩开放合作水平,去年底,大连自贸片区与大连韩国贸易馆、大连万众云仓科技孵化园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了多次RCEP及中韩FTA政策利用说明会,向专门从事对韩贸易、跨境电商的相关企业深入介绍如何运用RCEP及中韩FTA规则进一步扩大贸易,聚集韩国优质产品。万众云仓与大韩贸易投资公社还就在片区落户大连韩国贸易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中韩贸易服务合作,利用大连万众云仓跨境电商产业园为中韩企业提供展示交易、保税备货、智能通关于一体的一站式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

未来,大连自贸片区将积极提升对韩合作水平,推动对韩出口基地建设,利用RCEP相关合作规则,围绕电子信息、医疗美容、新能源、设计研发、跨境电商等领域深挖合作潜力,拓展合作范围,提升合作水平。

RCEP协议签署以来,大连自贸片区超前谋划,围绕RCEP可能对片区产生的影响,开展系统研究。为方便企业办理原产地证书,享受税收优惠,与辽宁省贸促会联动,将国际商事认证业务的受理窗口前置到片区行政服务大厅,片区注册企业可直接在大厅办理原产地证明书等商事认证业务,极大提升了办事效率。

大连自贸片区还抢抓RCEP机遇,积极服务辽港集团,开拓海外市场。新开通4条东南亚集装箱航线,使大连港东南亚集装箱航线增至23条,带来业务增量约6.1万TEU。近年来,以越南、印尼、菲律宾等为代表的东南亚区域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尤其在RCEP协议正式签署后,东北区域与东盟国家贸易活跃度大幅上升,大连口岸东南亚区域集装箱箱量连续三年保持增长,东南亚区域市场份额达到18%,上升至口岸第二位。随着这些航线的开通,东南亚的香蕉等热带水果、板材等建筑用品、橡胶及轮胎等橡胶制品、木薯淀粉及相关原材料产品将以更低廉的价格进入国内;出口方面则将覆盖化工品、粮食、民生产品等。

通过新增海上和空中通道与连接“一带一路”的中欧班列高效对接,来自RCEP国家的产品将直达中亚、俄罗斯和欧洲市场,“海陆空”国际物流大通道架起了东南亚国家与中亚、俄罗斯及欧洲大陆联通的桥梁,大连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作用进一步放大,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枢纽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大连自贸片区将不断扩展航线规模,畅通对接RCEP成员国物流大通道,优化中转布局,推动大连口岸中转枢纽能力升级,完善供应链条,打造东北亚矿石分拨中心、日韩商品集散中心。大连自贸片区叠加政策优势,还将以更高效的贸易流通服务、更便捷的物流供需匹配、更显著的营商便利环境,强化制度创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帮助广大企业深入了解掌握运用RCEP相关规则,并紧抓RCEP生效为深化经贸合作带来的新机遇,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密集装箱航线网络,完善大连自贸片区陆路和航空运输体系向陆海空联运不断发力,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大助力。

编辑:高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