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身价不菲的“钓竿” 正成为大连海洋产业新名片

大连现有钓鱼爱好者120万人,每年专门为钓鱼来大连的游客能达到10万人次。

不包括网店,大连有500余家渔具店,一年有10亿元左右的销售额。

一条网红海钓路线可以成为海洋强市一个鲜活的流量入口。

让海钓成为大连海洋产业的一个流量IP和闪亮名片。

这段时间,关于居家隔离钓鱼的话题不少——上海一男子因疫情居家隔离坐墙上钓鱼还冲上了热搜,网友们调侃“这是钓鱼的最高境界”。

说起钓鱼,就要说到咱大连。大连坐拥黄渤海,鱼类资源丰富,很多都是国际性钓鱼赛事的目标鱼。“这两年疫情导致不少人也不能出去旅游了,海钓变得更加火热。大连加速推进海洋强市的大背景下,我们也深受鼓舞。海钓产业具有关联性,我们计划打造一条网红海钓路线,引入更多新玩法,让海钓成为大连海洋强市一个鲜活的流量入口。”大连钓鱼协会会长刘笑军表示。

每年10万人次

来大连钓鱼

“‘疫情隔离居家钓鱼’冲上热搜一点不夸张,现在爱钓鱼的人太多了,而且呈年轻化的趋势。”刘笑军笑着表示,他们经常组织高新区一些企业到海岛团建,中午饭好了也没人去吃,钓鱼的、赶海的,都玩得不亦乐乎。

“鱼窝大数据”统计,大连现在钓鱼爱好者有120万,经常钓鱼的有70万人。“大连海钓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非常大,每年专门为钓鱼来大连的游客就能达到10万人次。除了西藏外,全国各地来大连的钓鱼客我都接待过。”刘笑军表示,大连自然条件好,像大连的老偏岛,据说是全世界离城市最近的钓黄条鰤的钓点,从星海湾坐快艇十几分钟就到了,深受外地游客喜爱。大连近年来举办的不少大型海钓赛事,也在国内海钓爱好者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位钓鱼爱好者,他们均表示海钓近年来愈加火热。“今年年初以来,我们到旅顺周边坐船海钓,船费从之前的人均150元,涨到了人均200元。”大连钓鱼爱好者李先生介绍,10年前,人均船费差不多50元就够了。虽然柴油价格有所上涨,但那种渔船耗油量很小,主要还是海钓人数激增带来的水涨船高。

500余家渔具店

年销售额约10亿

在海钓爱好者激增的同时,海钓的高消费力、强关联性,更成为业内认可的发展海洋产业的流量引擎。

去年,国内有两家资产管理公司派出团队来大连考察了海钓市场;中央电视台去年也来大连录制了一期《海钓产业观察》……这些都说明了大连海钓发展很有潜力。

记者调查了解到,以最普通的一次海钓消费计算,买饵料60元;补充鱼钩、坠子40元;到旅顺周边开车往返油钱100多元;再加上吃食、船费,人均得500元左右。

这还不算上装备,钓鱼装备更是一山还有一山高。“我们协会之前做过统计,大连差不多有500余家渔具店,还不包括网店。这些渔具店一年就有10亿元左右的销售额。”刘笑军透露。

海钓产业不仅人群高端,群体庞大,而且能关联到住宿、吃穿、钓鱼艇、服务等四十多个行业。“有一次,我们组队去海南打比赛,遇到台风鱼没钓成,结果有的队员顺便却买了两套房子……”刘笑军认为,发展海钓产业,人群基数足够大,产业投入相对较少,会成为大连打造海洋强市一个非常好的助力。

打造网红海钓路线吸引全国流量

虽然大连的钓鱼资源比较好,但如果要进一步发展海钓产业,还需要为其赋予更多的内涵和体验感。刘笑军介绍,现在网红路线对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超强,他正在参与规划、建设一条大连的网红垂钓线路,融入码头、栈桥、高脚屋、房车、民宿等元素,引入更多海钓玩法,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吸引全国的流量。

刘笑军建议,应该激发海域拥有者的热情,鼓励他们广泛参与到海钓产业中。像大连老偏岛、三山岛等距市区较近的钓点,可以引入专业公司,合作开发打造成为海钓普及基地及综合海上运动基地。同时,多做一些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赛事,让海钓成为大连海洋产业的一个流量IP和闪亮名片。(文 通讯员萧海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殷洁)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