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吹响!8旬老党员00后大学生,都冲了上来!

大连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大连湾街道党工委8月31日发出《致全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一封信》,号召他们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与群众携手共筑防疫屏障,坚决守护全街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记者获悉,吹响“集结号”后,该街道各部门、各社区(村)闻令即动,守土有责,无论是专业的核酸采样、社会面管控,还是居民“急难愁盼”就医送药问题,各级各社区(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快制快、掌握主动,汇聚起磅礴伟力,坚守在防控“疫”线,守护着全街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冲锋“疫”线:83岁“老防疫”主动请缨 

疫情发生后,大连湾街道拉树房社区党总支立即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分配任务。党总支成员身先士卒,一人兼数职。24名社区党员组成党员先锋队和党员志愿者,戴党徽,亮身份,纷纷认领党员先锋岗,自觉担当、冲锋在前。可以说,这个社区哪里有疫情防控工作,哪里就有党员身影。多名下沉党员干部也主动向社区报到,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认领任务。拉树房社区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3+2结对包户”经验,党总支包支部,支部包党员,党员包群众的层次递进,主动联系,让群众知道“有困难第一时间找党员”,党组织和党员永远在他们身边。“越是特殊时期,越是要让群众感觉,我们在一起。”该社区党总支负责人说。 

据介绍,这个社区党总支成员、社区干部葛永奎除了承担繁重的疫情防控工作外,每周三次跟踪监控到医院透析的被隔离的居民,确保其不与他人接触。每次陪伴达四五个小时。83岁老党员徐纯有每次疫情防控都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被居民称为“老防疫”。本次疫情,社区党总支考虑到他年岁大,劝他在家休息。但他觉得自己身体很好,主动请缨,佩戴党徽和袖标,参加到小区巡逻队伍中,每天巡逻三四个小时也不喊累。

 

老将出马:宋家社区的“夕阳志愿者”

在宋家社区,由退休老干部、老党员、退役军人、退休群众组成的“夕阳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一线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坚守在宋家社区各个卡口,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是一道灿若晚霞的亮丽风景。 

74岁的沙太芝老人一大早便出现在宋家小学卡点,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别人劝他,他总是笑着说:“我身体还行,想做点事情,为社区出一份力!”身为党员的退休老干部王淑香在卡点工作的时候,面对焦急烦躁的居民,总是能耐心的回答居民各种问题,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劝导大家遵守防疫规定,引导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返乡学生:化工新村00后预备党员不甘人后 

中共预备党员李佳颖,2001年出生,还是一名大四学生,家住大连湾街道红枫园小区。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缨,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参与核酸检测、数据流调等工作。她穿上防护服扫码,一扫就是六七个小时,防护服下汗水浸湿了衣裳,但是她从来不说累,她总是笑眯眯的说:“明年我就是一名正式的党员了,这是我应该做的。”化工新村社区的陈喜超是大连湾街道民兵连的一名民兵,复原军人。家住红枫园小区的他第一时间加入到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队。他的工作职责是维持核酸现场排队秩序、协助医护人员对小区做核酸、帮助群众在“辽事通小程序”打开二维码并现场扫码操作。他嗓子都疼得发不出声。每当遇到随意插队的群众,他总会第一个上前劝说,保证现场秩序不乱。人手不足时,他就变成多面手,哪儿有需要他就到哪儿帮忙。几天下来,小区居民都对这个志愿者有了深刻印象。


民生保障:特殊通道送医上门

8月30日晚上10点多,住在大连湾街道前关通和社区阳光新城的王阿姨找到社区工作人员,说其老父亲已经90多岁高龄,现在独居在泉水,刚刚接到父亲打来电话,身体不太舒服,也联系不上泉水的工作人员,心里十分着急。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查验了王阿姨的核酸证明,并询问了近期行程情况,在确保没有风险后给阿姨开具了出行证明,并协调了泉水社区,点对点将阿姨送到卡口成功交接。“我年纪大了,这么晚了,真没想到社区还能这样热心的帮我解决问题,真是太感谢了”。王阿姨感动的说道。 

9月1日,前盐村疫情防控便民服务热线接到居民求助电话,称村民刚做完脑部手术,需要插胃管,管控期间外出就医困难,请求村帮助。村党委书记了解到情况后,立刻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请求协调安排医生上门服务。医生入户后,首先综合评估了老人身体状况,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了更换胃管的具体注意事项。随后,医生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通过鼻饲法方式,将营养食物直接导入胃管,保证身体营养的供给。最后,在条件、设备有限的情况下,顺利为老人更换了胃管。操作结束后,家属表示十分感谢:“管控期间就医不便,多亏了村里把老百姓的事挂在心上,保障服务做得好。” 

文字:通讯员 吴楠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鲍文峰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校对:秦臻

主编:于莉‍‍‍

监制:穆军、高忠华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