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筋健骨减负增能 基层社会治理提升百姓幸福感

中山区海军广场街道春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原正在进行导师“传帮带”经验交流。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韬飞 摄

在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公益图书馆,居民在这里享受温馨的亲子阅读时光。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华 摄

回望一年新突破之

抢抓三年过万亿之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刘春鹏 张建 杜杨楠 王煜 王艺

2022年2月15日,2000余人参加的一次全市性大会——大连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会议召开。由此,我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谱写新篇章。

会后,市委立即成立大连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加快起草《大连市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全力谋划新时期大连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起草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就《实施方案》内容逐条逐项过筛子、找不足,反复锤炼,市委主要领导高标准、严要求,几易其稿。从起草到印发,《实施方案》历经两个多月出炉,速度之快、力度之大、要求之高,前所未有。

基层社会治理是篇大文章,更是一篇难文章,我市以高层设计为始,紧紧围绕基层所需、基层所盼,解决问题,最终以“十个推进”、143项实实在在的举措贯穿整个《实施方案》,让基层真正实现“有人、有钱、有权、有事儿干”。

基础实,百姓安。回望近一年的时光,我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变化有目共睹,成效尽显。基层强筋健骨,减负增能,基层干部群众的幸福曲线不断上扬。

以党建为引领

把党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社会治理最前沿

基层社会治理千头万绪,如何在千头万绪中下好“绣花功夫”?核心是党的领导。把党的组织“触角”和工作“阵地”延伸到基层社会治理前沿,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根据《实施方案》,目前,我市已逐渐形成了“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总支)—楼院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组织体系,在综合网格上设置网格党支部(党总支),选优配强网格党支部书记、楼院党小组长和党员中心户。目前,全市共成立网格党组织10055个,近一年的实践证明,在基层社会治理的网格党组织里,积压在百姓心中再多年的堵点也能被打通——

“老范,你那边居民楼下水问题处理怎么样了?一户一户来,听听大家都有什么顾虑。”中山区海军广场街道春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原几乎每隔一两天都会跟海军广场街道春景社区的党委书记范秀玲进行电话沟通,从工作近况到问题难点,林原总能在通话的语气中捕捉到对方的情绪变化,及时纾解对方情绪并给出自己的建议。“社区不能只做服务者、不做管理者,要走到群众身边去,做他们的贴心人。”林原耐心地启发范秀玲,让春景社区存在多年的下水管道问题找到了突破口,也让范秀玲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者的定位有了更加深刻清晰的理解。

老旧楼院下水管道堵塞漏水、部分居民不配合出资维修,范秀玲头顶的丝丝白发和依然紧锁的眉头,让人感受到问题的棘手。“下水管道漏水严重影响了低层住户的生活,急需维修;一些高层住户对出资维修费用不置可否,问题被搁置;维修基金也因一些特殊情况,无法提取使用。”范秀玲说,别看维修改造下水管道这件事只涉及上下六七户居民,但少了任何一户的支持理解,工作都无法开展。沟通碰壁、家中无人、直接拒绝,每一种情况都在考验着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者的信心和耐心。

林原每天都会与范秀玲通话询问进展情况,帮她分析问题的卡点在哪里,共同协商找办法。“要不看看她子女能不能帮忙做做工作?”“他们家最近是不是置办物品遇到点困难,看样儿挺着急的,咱们先帮他想想办法。”“这家老人挺明事理的,咱们就耐心把前因后果讲清楚,把事情掰开讲透,尽量打消他的疑虑。”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每一户的情况林原几乎都了如指掌。除了沟通管线维修事宜,范秀玲还在林原的建议下,和同事们也借此机会进行了深入的入户走访,了解居民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拉近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居民家里的愁事有了新的解决办法,坦诚深入的交谈让双方有了更多信任,许多事情也随之迎来了转机。楼上的居民们同意出钱改造管道,底层住户也不再轻易关闭水阀,今年,春景社区已妥善完成了2个单元的下水管道维修改造。楼上楼下管道通畅了,积压在百姓心中多年的堵点也打通了。

《实施方案》提出完善“大党委”“大工委”机制,而今,全市102个街道、47个乡镇、743个社区全部组建“大工委”“大党委”,具备条件的702个村全部完成“大党委”组建。“大工委”“大党委”建立定期会商、定期活动、定期反馈三项制度,统筹解决小区停车、垃圾分类、文化康养等民生需求。基层社会治理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和合大院,曾经基础设施老旧、楼院环境杂乱。如今,展现在记者眼前的和合大院却已然完全旧貌换新颜。楼院内不但铺上了新砖,还有序规划了停车位和休闲活动区。

旧貌换新颜的诀窍在哪儿?就在于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中山区老虎滩街道中兴社区党委书记关小佼告诉记者:“今年我们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将和合大院‘1315’自治模式复制推广到附近4个楼院,由楼院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建立自管委员会,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原来的弃管小区如今面貌焕然一新。70多名党员带头作表率,通过正向引领,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大院事务,我们先后成立了由党员、楼长和居民骨干组成的居民自管委员会、居民协商议事委员会和居民监督委员会,共同解决‘谁来管、管什么、谁监督’的问题。”

今年,我市还探索创新逐步推广建立起“1+2”干部下沉工作机制,实现全市928个村和743个社区全覆盖,组织全市1.4万名“两代表一委员”走进社区(村),每月集中听取意见、帮助协调解决问题——

今年6月20日,在大连博物馆北广场,下派干部集中送岗,我市再次选派525名干部到乡村工作,同时向社区选派2486名干部。至此,全市新选派的3011名干部全部下沉到928个村和743个社区,实现所有村和社区选派干部全覆盖,直接加入到推动乡村振兴、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工作中,有效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人员不足的问题。

今年8·20疫情发生后,市直机关及中省直驻连单位8300余名党员干部“就近下沉”,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自己生活的社区下沉,干起工作来更加得心应手,与居民沟通起来也更顺畅。”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下沉干部坦言道。

这些下沉干部有的主动请缨认领夜班值守岗位;有的自告奋勇参与核酸检测扫码工作;有的上门入户爬楼上百层;保供配送人手紧缺,有的当起了社区保供小组长,联系调度配送点,还有的开着自己的私家车组建了小区“运输队”。在社区“热线”岗位上,他们一遍遍向居民解释政策、回应诉求,全力配合所在社区做好各项防疫工作,有效解决了防控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守严守牢疫情防控的关键阵地,成为我市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实践。

“有人、有钱、有权、有事干”

减负增能让基层社会治理变得更有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说,“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如何将要求落到实处?大连多措并举,找准的是提升基层组织力、服务力、管控力这一主线,目的就是要让基层“有人、有钱、有权、有事干”。

针对基层普遍反映的行政负担重、权责不对等、人手不足、经费资源有限等“小马拉大车”难题,大连聚焦基层服务群众的主责主业,切实为基层减负增能。市基层社会治理领导小组印发社区工作事项目录清单,实施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和基层代表评估制,由街道、社区代表对社区工作事项进行评估,对不应由社区承担或社区无力承担的事项“一票否决”,社区工作事项由190项减少到83项。建立乡镇(街道)权责清单,明确条块权责关系和事权边界,建立职责准入制度,让村(社区)真正有底气说不,切实为社区工作人员“松绑减负”,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下沉到网格,能够积极主动为百姓干实事、解难题——

今年深秋,西岗区双兴北向三条街的银杏红枫叶落地为景,周边百姓拍手称赞。原来,这之前栽种的是杨树,每到春天杨絮漫天飞,夏秋虫害多,居民意见很大。基层增能使得这一问题经社区党委向街道反映后很快得到解决。西岗区日新街道万全社区党委书记王慧媛告诉记者:“街道很快就来现场调研了,刚开始的时候换的是红枫树,然后又给我们加了一些银杏树。”周边的老百姓也都感叹,新换的树太漂亮了,我们得感谢社区和街道为大家办实事。

“我们需要负责的事项减少了接近一半,工作量也相应减少1/3,这样我们能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采访中,中山区葵英街道武昌社区党委书记李亭亭的话代表了很多社区党委书记的心声。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推动人员力量向基层一线倾斜,全面推进编制资源向乡镇(街道)倾斜,通过市县两级减上补下,为乡镇(街道)增加行政、事业编制1500名。解决基层工作者的身份问题、待遇问题、出路问题,激发基层干部队伍活力。将依法赋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落实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应急处置权,以制度形式把综合管理、统筹协调、应急处置的“事权”下沉到基层,确保“吹哨”后有人听、有回响。今年以来平均每个街道都增编11名,向全市社区选派下沉机关干部,平均每个社区增加三人以上。经过优化,大连市新增社区108个,新招录社区工作者3000名,全市社区工作人员总数较年初翻了一番。社区充实了力量,育人给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创新的底气——

“我想要个马桶刷。”11月18日,沙河口区李家街道锦云社区居民张艳(化名)大剌剌地走进社区办公室,张口就要东西。社区工作人员放下手里的工作,一边和张艳拉起家常,一边去买。这在旁人眼中,这有些莫名其妙,但在锦云社区,却是常见的一幕。

原来,张艳和丈夫冯力(化名)二人都是残障人士,不识字,也不认识人民币。起初,冯力哥哥住在二人家,掌管收支,时常强迫他们凌晨外出捡垃圾,还动辄打骂,这引起了周围邻居的强烈不满。锦云社区党委书记高芳得知此事后,和片警找上了门。“一推开门,逼仄的小房里堆满了垃圾,一股怪味,俩人连床都没有,睡在垃圾堆里。这事能不管吗?”回想当时场景,高芳至今仍意难平。几经周折,高芳帮助冯力夫妇拿回了定期发放低保的存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谁来管这对需要照顾的夫妻?

“不能没人管,但是社区人手有限。”高芳陷入两难。“找了他们的亲戚,但没人管,都签字让我们管。好在张艳智力残疾,却腿脚利索,不用一直有人看护。”看着冯力夫妇,高芳和同事们“一咬牙一跺脚”,开始经管起这对夫妻的生活。户口本、身份证、房产证等证件,全都拿到社区统一保管,建立财务账本,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买水果”“买洗漱用品”“工资入账”“交水电费”……账本上密密麻麻地记着他们的每一笔收支。截至目前,冯力夫妇已有了一定的存款。“他们在社区或者爱心企业吃中午饭,再带点回去晚上吃,就这么一点点省下了。”高芳和同事们精打细算地攒着钱,“有点钱,就给他们置办点必要的家什,买点他们爱吃的。”从买床到买电视,从买米面油到买猪头肉,冯力夫妇的生活明显改善。也正因为这个过程,张艳和社区工作者甚是熟络,也不拿自己当外人,就像在社区上班,没事也去溜达一圈。“我们更像亲戚。”高芳不烦,反而觉得是种认可。

“之前可不敢想给辖区内所有特殊群体都这么服务。不是不想,是不敢。”高芳的“不敢”是因为社区人手不够,精力有限。但今年年初,从“不敢想”到创新推出“一对一”帮扶机制,锦云社区迈出了一大步,辖区内所有特殊群体都受惠。“这个机制就是以冯力夫妇的帮扶经历为基础,将帮扶制度化、普惠化、精细化。”按照锦云社区的“一对一”帮扶机制,每个网格员对应着相应的特殊群体家庭,每周至少走访一次,网格员是“第一责任人”。

“这等于是给自己加担子,但是,我们现在有底气。”高芳解释,“今年大连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我们网格员从9人增到12人,‘大党委’不断壮大,党员干部下沉,社会力量不断涌入社区,这都给社区充实了力量,给了我们创新的底气。”

在大连,这一年,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要人有人的同时,也要钱有钱。为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我市在每个社区党组织每年20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基础上,增支8500余万元村级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按照每村每年5万到10万元标准下拨到村,解决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无钱办事的突出问题。我市还落实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解决辖区公共设施维护,楼院环境整治等群众身边问题。高芳说,能感觉到今年全市各部门都在向基层倾斜力量,“一吹哨真报道”。高芳指着正在整治的老旧楼院说:“把楼体前变成坡道,这样居民出门方便。”原来,一楼住户是残疾人,轮椅出入不便,这次在设计整治方案时,相关部门特别设计了坡道。“过去这里车停人行道,人走机动车道,出了几次事故,我们用社区党员服务群众经费在人行道安装了石桩。”高芳转身指着锦石路说,“交警部门给力,一说明情况,马上就清理了僵尸车,还在机动车路边画了免费停车位。”

今年下半年,冯力病重住院后,生活已经完全不能自理。他的亲戚多次来锦云社区,打听冯力的“家底”,还曾透露想出租冯力房屋。高芳担心冯力家人接管冯力资产但不善待冯力。正不知所措,几位沙区法院下沉到锦云社区的工作人员和“一社区一律师”的驻点律师给出了解决办法:冯力家人向法院起诉,获得冯力的监护权。这样冯力家人有了法律约束。尽管这只是高芳的未雨绸缪,但在这个过程中,高芳感到了“法律后援团”的强大支持,也更加坚定了她继续为辖区居民干实事的信心。

“冯力的经历就像一滴水,折射出流光溢彩的变化,我们看到的是希望,是动力,是值得我们去努力的未来。”高芳感受到今年我市举全市之力涌向基层的力量,这给了她和同事们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更大的干劲。

除了有人和有钱,西岗区八一路街道林茂社区党委书记郭志英最先感受到的变化,是现在可以说“不”了,“以前不管社区有没有匹配能力,上面派下来的活都得硬着头皮完成。实施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后,清单之外的工作,社区有权说‘不’,社区工作者有更多精力投入主责主业。”

这一年,减负增效让基层社会治理变得更有底气;这一年,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生活更舒心了——

基层减负让社区工作者扎根“网格”,将精力倾注于百姓需求。“我们对于干什么、怎么干都更清晰了,网格员、网格信息员的工作职责也明确了,大家种好自己‘责任田’的意识明显提高。现在,社区工作有了更强的人力和制度保障,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美林园社区社工宋悦红这一年也是干劲满满。随着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基层工作者工作效率更高了,成就感更强了,干劲更足了。

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清流坊社区居民刘宝杰说:“今年上半年,社区里有很多变化,小区南侧背街小路一直坑洼不平,居民出行不便,社区协调城建部门,虽不在市政规划标段内,却很快完成了修缮。另外,我们的公益图书馆就建在大堂出入口,大人孩子阅读可方便了;图书馆里的家长课堂更是吸引不少年轻家长。前几天,社区还对接华润燃气,免费给每户更换自闭阀。现在,社区、物业的服务越来越好,最近经常能听到居民说生活越来越舒心,很有幸福感。”

矛盾化解在基层

让百姓日子变得更和气

如何推进社会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实施方案》提出,要针对社会矛盾风险发生的新变化,着眼更加方便群众、更好服务百姓,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深入推进社会矛盾风险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为深入《实施方案》,我市创新性地推出了社区“法治超市”。“法治超市”依托“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人民调解工作室、评理说事点、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等场所筹建,建立以社区书记为“店长”,以离退休政法干警、下沉社区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专兼职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为中坚力量的志愿法律服务团队,为辖区居民提供五类十项基层法律服务“产品”,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法律服务实体场所。全市1690家“法治超市”自6月16日陆续挂牌开业以来,已逐步“开”进周边居民的心坎里——

家住南关岭的一名小学生在去年暑假托管期间摔伤,经过一年多的康复治疗,产生了2.4万多元医药费、康复费等费用。托管机构和学生家长双方就赔偿金额产生分歧,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不欢而散,学生家长到南关岭“法治超市”寻求帮助。南关岭“法治超市”的专职人民调解员了解完事情前因后果后,第一时间通知托管机构负责人前来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充分听取双方陈述,讲解《民法典》中的相关法律法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提出纠纷解决方案。经过调解,托管机构负责人同意赔偿1.5万元,李某家长也表示接受,于是双方顺利达成调解协议,并在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见证下现场完成赔偿资金的给付。至此,一桩因孩子托管引发的赔偿纠纷得到及时化解,依法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据统计,全市社区、村“法治超市”自营业以来,共开展法律咨询11420次,受理矛盾纠纷1999件,成功调解纠纷1887件,组织开展法治宣传1691次,提供指引和代办法律援助64次、公证37次、行政复议3次、劳动仲裁8次、信访117次、民事诉讼44次。

“我们老两口再婚14年了,这次回迁的新房有没有老伴儿的份?”70多岁的刘大爷向代表委员提出了困扰自己的难题,旅顺口区政协委员于慧耐心地给刘大爷讲解了新婚姻法遗产继承相关规定,刘大爷满意而归。这是今年7月13日在旅顺口区龙头街道盐场新村举办的“两代表一委员”恳谈会上的一幕。驻村“两代表一委员”针对社区“巧嫂评理说事室”搜集的居民问题,一边讨论一边提出解决办法。

为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旅顺口区今年在龙头街道盐厂新村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进行了试点,开展了“巧嫂评理说事室”建设。该团队注重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发挥女党员、女干部、女楼长嘴巧会说、邻里底数清、群众基础好、亲和力强的优势,通过开门说事、评理调事、便民答事,深入联系服务群众,用心收集社情民意,广泛开展法律宣传,持续推进矛盾调处。

“我们在充分吸纳本村‘能说会道’的女同志加入矛盾调解队伍的基础上,还积极协调对接政府各职能部门、社会专业力量充实调解队伍。”据“巧嫂评理说事室”金牌调解员邹波介绍,她所在的团队目前共有80名调解队员,其中来自法院、司法局、仲裁院等部门的女同志有34人,心理咨询师、律师等社会专业力量5人,村级力量41人。“巧嫂评理说事室”成立以来,已成功调处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经济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46起。“做好矛盾纠纷调解的同时,我们更要做好矛盾隐患的排查。”邹波告诉记者,“巧嫂评理说事室”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重点看好社区矫正人员等“六种人”,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从源头化解各类矛盾隐患;盯住土地矛盾纠纷、海上劳资纠纷等“六类事”,开展细致排查,及时发现隐患苗头;坚决防范农贸市场、棚户区等“六处地”,常态化开展巡查,确保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一年,大连的基层社会治理致力于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风险消除在萌芽,让百姓日子过得更和气。正所谓,民之安乐皆由治!

变是永恒的主题。一年来,大连的基层社会治理之变,是新时代赶考路上,我市为基层强筋健骨,减负增能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再上台阶,更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断提升,也是全市基层干部群众幸福曲线的不断上扬!

编辑:姜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