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放海灯

渔民在海边放海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李楠 摄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李楠)2月3日是正月十三,下午4时50分,记者来到高新区龙王塘街道黄石咀,龙王塘省级非遗传承人王兆青的儿子王家亮和孙子王珍飞已经将自制船形海灯运至海边,完成祭拜之后,将船灯搬到船上,运到开阔海域放灯……

正月十三,我市海边渔民通常都要举办盛大的祭海仪式,祈求鱼虾满舱,平安健康。祭拜海神娘娘的春节习俗,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傍晚5时40分,记者离开龙王塘,沿着旅顺南路来到塔河湾,路边停满了车,人们驻足观看远远近近的烟花,几名摄影爱好者正支着三脚架忙着取景。

听说很多渔民从下午开始就陆续在这里放海灯,记者本以为错过了集中放海灯的盛况。半小时后,有几户渔民带着船灯、祭品还有烟花来到岸边,顿时让现场意兴阑珊的市民兴奋起来。放灯、燃放礼花、祭拜……明月映衬下,浪漫,又有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让人感觉既遥远又亲近。

又讯(赵金花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徐举)2月3日夜幕降临时,庄河市王家镇和石城乡两个海岛乡镇居民纷纷来到海边,举办海灯节活动。

对庄河“岛里人”来说,海灯节是与春节同样重要的民俗活动,正月初五左右他们就开始制作海灯。在海灯的内部,通常点上蜡烛或电灯泡,并配上寓意“吉祥平安”的渔家大枣馒头和面鱼等。海灯节时将海灯放入大海,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鱼虾满舱。活动结束后,渔民一家人回家后,煮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彻夜欢庆。

放海灯是辽南地区一带渔民拜祭“海神娘娘”流传下来的民间习俗。2015年,“庄河放海灯民俗”被列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高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