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始终坚持 人民至上
〚吴宁宁〛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细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人民”二字贯穿始终,充分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鲜明立场,是新时代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体现。
蕴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意蕴
群众史观历来被看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最为闪光的思想名片,在马克思恩格斯深邃的思想中,“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这一视角出发,人民群众本身即是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一部分,其意愿和行动代表了社会总体发展方向,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力量,由此决定了人民群众成为历史创造者的必然性。同时,人民群众还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此,“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原理,强调“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让人民群众参与、让人民群众做主、让人民群众受益、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使群众成为利益的主体。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是被提及最多的词,“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这既是对人民地位作用的肯定,也是对人民的信任和依赖,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鲜活运用。
坚定不移充分发挥人民主体地位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创造了历史伟业。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保障好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推进社会主义各项改革的生力军,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人民是“阅卷人”,因此要始终将“人民满不满意、人民高不高兴、人民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要时刻牢记“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
不断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回应时代诉求,紧随时代发展步伐而提出的执政理念,是对人民至上的深度拓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主旨,聚焦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精准发力,使受益群体逐步扩大至全社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事实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致力于“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从而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切实感受到国家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红利,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现实运用,又是依靠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集中体现。
本文系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特色理路与经验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021MS057)阶段成果
本文系华北电力大学2022年度“长城计划”专项研究课题“运用北京红色文化助力提升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效果研究——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
(作者系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