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深入梳理形成科研成果资源和项目转化清单
探索建设创新综合体 推动成果加速闯市场
徐金娟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董升
一个多月前,一项名为“列车触摸屏控制器及塞拉门控制系统”的科技成果还躺在大连理工大学的科研电脑里,现在,通过技术交易,它已进入大连海天兴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轨道交通嵌入式产品集成研发环节。经过整合测试,该成果将跟随海天兴业产品应用到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百余条地铁和高铁线路,预计可为企业新增产值1.5亿元。这单技术交易发生在近日刚刚揭牌的上海技术交易所大连服务中心,由高新区今年成立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促成,打通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围绕洁净能源、智能制造、车联网、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按图索骥走进实验室和市场两端,深入梳理形成科研成果资源和项目转化两个清单,为每一个潜力项目设计一套服务方案,针对科技成果研发、试验、孵化、投融资、技术合作再开发等全链条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提升转化效能,提速转化进程。作为成果转化服务的关键一环,引入国家级技术交易所,设立区域性服务中心,将为高校院所、科技企业提供科技成果期权交易与融资、知识产权托管服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等一系列市场化增值服务,助力高新区加快建设创新综合体。
建设创新综合体是高新区破解科技创新产业化难题提出的创造性思路。从去年开始,围绕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高新区深入谋篇布局,坚守国家高新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向科技创新产业化核心难题开刀、碰硬,深挖科技创新资源潜力和转化潜能,聚焦高质量源头科技供给,探索组建国有平台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立政府资金引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广泛参与的资金保障体系,塑造开放、共享、协同、共赢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推动科技创新落实到具体行业、具体产业、具体产品,不断提升科技成果产出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科技企业增长率,真正发挥全区科教资源丰富、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北方科技创新基地。
联通政产学研用金服务,高新区现已梳理首批230余个国家省市各级实验室、中试小试基地入驻英歌石科学城,正在围绕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科研资源,深入拓展科技成果清单和项目转化清单,开展项目落地要素对接和全链条服务。全区已形成300余个实质性产学研联盟,30个省级典型类实质性产学研联盟,累计建设各类创新孵化企业平台近40家。上年度联手11家科技银行,为科技企业融资授信总额度达61亿元。形成合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化的蓬勃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