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石科学城建设步入“快车道”

建设中的英歌石科学城部分项目基地。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华 摄

英歌石科学城。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华 摄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董升

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国翔宇通报了高新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主线,以“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创新动能加速集聚、科学城加速建设、人才支撑坚挺有力的整体发展情况及工作重点。

英歌石科学城建设步入“快车道”

以国际化视野打造一流创新平台。英歌石科学城在规划建设方面,全力推进39万平方米实验室建设,目前,辽宁黄海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大连凌水湾实验室等项目主体结构基本完成,今年年底前竣工并交付使用。大连理工大学实验室组群、大连化物所实验室组群已开展主体结构施工,计划明年年初竣工并交付使用。大连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预研项目—大连先进电子束测试平台主体工程已经封顶,计划今年年底前竣工。科技成果展示交流中心、人才公寓等科技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配套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招才引智方面,英歌石科学城紧紧围绕“1+X”科研方向,深化“人才+项目+资本+服务”全链条人才招引机制,全力打造“人才特区”,吸引高端科研机构和人才团队入驻科学城。近期,在落实“兴辽英才计划”“兴连英才计划”优惠政策基础上,从引才用人机制、科研经费保障和提升科研人才获得感三个维度,研究制定10项支持科研人才发展的政策,全面优化升级人才政策,实现待遇留才。

截至目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已明确200多个细分领域实验室(科研团队)首批入驻英歌石科学城。促进成果产业化方面,近期,正在研究制定英歌石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项目落地的政策,在支持企业及项目落地、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招引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政策支持。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打造科技创新综合体,组建全生命周期基金体系,充分发挥英歌石科学城策源作用和“一区多园”政策优势,助力大连创新能级、产业能级、城市能级跃升发展。

企业创新能力不断跃升

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小—高企—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实行分层级、分类别培育机制,精准培育助力企业成长。通过“科技企业成长路线图”“菜单式定制化”培训等,落实企业“陪伴式成长”。

截至目前,我区雏鹰—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全市占比47%。支持企业技术攻关,打造实质性产学研联盟集团军。截至目前,典型类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全市占比41.6%,企业技术攻关能力不断提升。实施创新积分制为企业赋能。2022年实现全年技术合同总成交额全市占比42.5%;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全市占比42%;R&D占GDP比重高于全市2.88个点。

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

全周期服务企业,不断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出台“高新二十条”,用真金白银为企业赋能。打造“国有民营融合发展”的三级孵化链条。

鼓励孵化服务从“综合服务”向“专业化服务”转变,支持专业化、特色化社会孵化器建设和发展。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集聚科技银行,成立科技创新首贷中心,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集聚投资机构,服务区内企业进行股权融资。推动上海技术交易所在大连高新区成立服务中心,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打造全方位引才留才服务链

高层次创新人才持续集聚。建设高新区“一厅六馆”人才港,以打造人才服务“首选地”、以才兴业“新地标”为目标,以为人才提供全领域支撑、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务为人才港工作核心,实现从行政化向市场化、从政策化向服务化、从窗口化向客户化转型,构建具有高新特色的人才生态圈。

今年以来,通过沙龙、招聘会等形式已累计提供万余个招聘岗位。首批组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元宇宙产业、车联网产业HR联盟,吸纳211家园区企业加入。聚焦招引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全力筹备“海外学子创业周”线下活动,擦亮“展会引才”名牌。目前,全区集聚国家、省、市级各类人才全市占比40%;汇聚20万朝气蓬勃的产业大军。

今年高新区聚焦“一个目标”——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统领,发挥区域科技创新的辐射带动作用,勇攀高峰、唯旗誓夺,力争全国高新区排名进一步提升,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北方科技创新基地;围绕“三个着力点”——着力提升科技成果产出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科技企业增长率;推进“三项改革”——持续深化“一区多园”空间发展格局改革,创新推出科技创新综合体改革,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促进机制改革;实施“五大行动”——科学城建设运营加速行动,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科技成果转化示范行动,创新创业生态重塑行动,高新区进位争先行动。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不断优化“四链融合”的创新生态,持续激发科技创新新动能。

编辑:高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