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洪:不计得失、无私奉献,始终坚守在新闻一线

郑洪,中共党员,大连新闻传媒集团采访中心记者。1998年以来,他安家大连开发区,坚守驻区记者岗位24年,长期独自负责经济总量和面积在全市占比很大的金普新区区域的新闻报道,靠着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出色完成繁重而艰巨的“开放高地”新闻报道任务的同时,还协助集团广告、发行、行政等各部门做好相关工作,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新闻+服务”的驻区记者工作新模式,把记者站变成党报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坚强堡垒,在驻地党工委、管委会及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党报记者的良好形象。

1998年10月,郑洪经全市公开招聘考试,成为大连日报社开发区分社的一名记者,从此在远离总部的驻区记者岗位一干就是24年,成为坚守在大连开放前沿新闻报道一线的“流水的营盘铁打的兵”。

扎根新区,24年坚守一线无怨无悔

从组织关系调入大连日报社起,人事部门通知他可将户口调入市内,而他却为了方便工作,始终把家安在大连开发区。不过,他的工作方便了,孩子教育等方面却付出了很大代价,从初中到高中,比同龄孩子多支出学费、学校住宿费、房租、交通费等近20万元,他却从未找组织要求调回市内工作,甚至主动放弃了调回总部的机会。

生活上付出代价,却为他赢得了工作上的便利。在其他记者难以到达的现场,总有他的身影。小区解除封闭管理,零点钟声敲响时他在现场,并连夜发回记者直击;封闭区域物资保供,凌晨2点他见证国企员工和志愿者寒夜里分拨物资;上级紧急通知深入冬奥健儿家庭采访,他立即打车赶往现场……多年来的“并肩战斗”,让金普新区党工委宣传部的主要领导及各部门工作人员,无不把他视为“自家人”,戏称他为“没有编制、不拿工资的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他也因为对这片开放热土的熟悉和热爱,被人戏称为“开发区的活字典”。

守土有责,一个人成为一支“铁军”

由于金普新区无论经济总量、占地面积、产业机构、外企数量还是人口总量,都在全市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金普新区的报道任务非常繁重。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负责“神州第一开发区”报道工作的开发区分社最多时曾有17名记者,而近年来最多时仅有两名记者,甚至曾多年只有他一个人驻区工作。而他却一个人担负起一支队伍的工作重任,不仅要做好日常报道,报纸发行和广告部门的重大策划,都离不开他在正常工作以外挤出时间配合实施。而他每次都不讲代价、全力配合。此外,协助集团有关部门办理涉及管委会各部门的各项工作,他从不计较工作分内分外,眼中只有集团整体利益。

一个人成为“一支队伍”,靠的是不计得失的无私奉献。近年来,他没修过一次带薪休假,“五加二”“白加黑”几乎成为常态。甚至在住院进行白内障手术的一周时间,还有5篇稿件见报,背后是不顾护士警告坚持电话微信采访,靠一只眼睛用手机处理稿件。近几年来,他每年发稿数量都在250篇以上,在工资收入不与稿件数量挂钩的环境下,发稿数量和质量始终名列前茅。

在媒体融合新环境下,他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驻区记者“新闻报道+政务服务”新模式。2021年以来,他主动参与和主导策划了大连自贸片区5周年、自贸区RCEP系列报道,以及金普新区国企改革、二十四中金普学校首任校长独家专访、普湾新区现代农业产业中心、关向应纪念馆改陈布展等重要专题报道,不仅靠主动作为在驻地为媒体赢得了信任和尊重,也在广大群众中树立了党报记者的良好形象。

不计得失,他用行动践行党员标准

扎根新区24年,郑洪既没有像此前的记者那样享受到开发区管委会的福利分房,也未享受到大连日报社的分房和现金补贴,公积金也执行每月仅千元左右的旧标准,只能自己靠商业贷款在开发区购房,至今未还清贷款。即使这样,也没有妨碍他扎根一线默默奉献。党报记者的责任,让他放弃了得失的计较与利弊的权衡。

从2019年元旦开始,金普新区党工委与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合作出版《大连日报·金普新闻》周刊。这完全是一项本职工作以外的工作任务,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独立承担着此项责任重大、劳动量巨大,却没有任何报酬的分外工作。在因疫情影响,专版出现长达10个月的供稿空挡期的情况下,他从维护集团与金普新区良好合作和增加集团收入出发,默默一个人扛起了周刊编采重担,在出色完成金普新区正常报道任务的前提下,靠义务奉献保证了周刊按时出版。

编辑:高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