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之笔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大连新篇章

——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在我市科技战线引发热烈反响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谢小芳 董升

7月26日,中共大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召开,全会报告中,科技创新是十分醒目的关键词,在我市科技战线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认真学习后纷纷表示,围绕全会报告和《大连市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升清单》,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干导向,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坚定不移推进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以科技创新之笔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大连新篇章。

大连市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是东北地区开工的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标志着海上风电产业开始从政策驱动向市场化需求过渡。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华 摄

市科技局表示,本次会议的召开和《提升清单》的推出,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具体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市科技局将全面落实全会精神,按照清单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争建沈大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英歌石科学城建设为契机,加快推动大科学装置建设,打造国家、省、市级梯次布局的高能级科创平台体系,“带土移植”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以全球视野集聚壮大科技创新资源。聚焦智能制造、化工产业等我市重点产业,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全面赋能经济发展,全年实施市级以上“揭榜挂帅”等科技计划项目70项。全面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协调工作机制,加强科技成果挖掘、评估评价等各环节工作,发挥好天使基金引导支持作用,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移转化,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全年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500家、高新技术企业800家、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300家。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健全支持全面创新的制度机制,制定出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计划,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全面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为加速推进新时代大连“两先区”“三个中心”建设,勇当新时代东北振兴“跳高队”、“辽沈战役”急先锋,助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贡献科技力量。

高新区表示,市委全会报告对科技创新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今年以来,高新区全面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又高又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市委指示精神,从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构建产业和空间发展新格局、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人才第一战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创新孵化体系、数字赋能装备制造业等方面持续发力。高新区正在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车联网、元宇宙、无人驾驶等领域的全新应用场景。世界先进的储能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5G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智慧海洋、洁净能源等诸多领域的最新产品和技术不断涌现。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英歌石科学城为主战场,聚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强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目前,大连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预研项目——大连先进电子束测试平台即将实现主体封顶,预计今年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等部分实验室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39万平方米新一批实验室项目,以及人才公寓、科技成果展示交流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正加快施工建设;围绕洁净能源主线和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海洋工程等多个前瞻性方向的“1+X”研究方向,已筛选完成235个首批拟入驻实验室(研究团队)清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市科协表示,全会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最重要的是人才的集聚,市科协将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助力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加强与全国学会合作,通过全国科技服务团,助力我市主导产业发展。发挥“科创中国”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链联盟作用,助力造船和海洋产业发展。推进我市国家级海智计划基地、省级海智专家工作站和市级海智工作基地建设。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科协联盟作用,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移转化。发挥“科创中国”创新基地作用,汇聚更多创新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实现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大连率先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作出新贡献。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