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自贸片区
改革“试验田”引领开放新格局
创新“先行者”打造投资新高地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郑鸿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肩负着更好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大使命。2017年4月10日,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正式挂牌,掀开了大连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大连自贸片区在全国率先开辟“东北亚商品车过境陆海联运新通道”。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华 摄
6年多来,大连自贸片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连“两先区”建设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高水平制度创新引领片区高质量发展,区域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能级持续提升,在承担辽宁乃至东北地区深化改革“试验田”和对外开放“桥头堡”的作用中成效显著。
激发发展活力,打造开放前沿的制度创新策源地
今年6月,国务院发布在全国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大连自贸片区分别会同大连海关、大连海事局选送的“出口货物检验检疫证单‘云签发’平台”“水路运输危险货物‘谎报匿报四步稽查法’”两项经验入选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
这并非大连自贸片区首次向全国贡献“大连智慧”与“大连经验”。此前,“‘保税混矿’监管创新”“进境粮食检疫全流程监管”“进出口商品智慧申报导航服务”三项“大连原创”,就已分别入选了国务院发布的自贸试验区第四、五、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并面向全国复制推广。大连自贸片区挂牌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在全国第三批7个自贸试验区21个片区中率先全面完成《辽宁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的119项改革试点任务,先后推出55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除上述5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外,还有2项最佳实践案例供全国学习借鉴,89项改革创新经验及12项金融创新经验在全省借鉴推广,20项创新事项被国务院官网采用,3篇信息入选国务院联席会议简报。东北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改革“试验田”,成为不断把“创新良种”撒向全国的制度创新策源地。
层出不穷的创新举措,使大连自贸片区政务环境不断优化。便利化方面,在全省率先实施“集中审批”和“单一窗口”服务模式,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推出“集中登记地址”“帮您办”创新举措,企业注册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不用跑”;标准化方面,在全省首推“主体资格登记确认制”“经营资格综合凭证”等创新举措。“企业全生命周期一窗受理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数字化方面,在全省首推“法人空间”,集成10+X+N等试点创新,企业在专属空间可以快捷办理审批事项、查询相关信息、获取相关政策。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今年7月,大连自贸片区“好戏连台”。先是东北首个金融租赁公司经营性租赁项目成功落地,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总投放金额2亿元在片区设立大连招银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与神州租车合作扩大在东北地区汽车租赁业务规模。这是继2021年11月首单新型离岸贸易业务落地后,大连自贸片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在努力书写金融租赁、新型离岸贸易、汽车国际贸易“三篇自贸文章”进程中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突破;随后,东北地区首个国际人才服务综合体——大连金普新区国际人才港暨RCEP·大连自贸片区国际人才港和大连自贸片区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在大连自贸大厦揭牌启用。作为金普新区及自贸片区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两港一中心”以三项全国率先、两项全省领先的创新举措,为来连国际人才提供全方位、一体化、一站式综合服务,助力大连对外开放和创新高地建设。
挂牌6年来,大连自贸片区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对外开放新格局,实施新型贸易业态提升行动,外商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对外贸易稳中提质,结构不断优化,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成效显著。
外资企业纷至沓来。6年多来,大连自贸片区主动对接、靠前服务、搭建载体、创新机制,招引了一批重大外资项目落户。SK海力士以9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的NAND闪存及存储业务重大项目落地、“量体裁衣、拎包入驻”新招商模式推动泰星能源汽车锂电池项目逐年扩大投资规模、大宗商品贸易优势吸引世界500强企业新加坡托克集团与辽宁港口集团合作落地油化品贸易项目。挂牌以来,大连自贸片区实际利用外资以每年148%的增长率持续增长,年新增外资市场主体数量由2017年的21家增长至2022年的190家,年均增长率高达55%。
对外贸易跃上新台阶。大连自贸片区依托成熟的能源储运、油品贸易体系,加快推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推动油品贸易、交易量增长;打造东北亚矿石分拨中心与混矿基地,提升东北亚矿石分拨中心与混配基地地位功能;加速打造“东北亚粮食中心港”;启动冷链“全球中心仓”建设,打造面向国际的“一站式”冷链物流平台和冷链食品交易中心;完善商品车枢纽中心,开辟外贸出口班轮新航线及商品车运输新通道。
“新平台”推升开放合作新高度。大连自贸片区高标准建成的全国首个以RCEP为主题的高端国际商务区成为国内外投资者瞩目之地。为抢抓RCEP机遇,大连自贸片区率先制定《高质量实施RCEP三年行动方案》,抢先出台15条专项扶持政策,吸引面向RCEP成员国的贸易、结算、金融、研发、设计等高端服务业总部向大连聚集;搭建RCEP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外商投资和企业对外贸易与国际合作,鼓励中小微企业出海;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服务网,为企业对标RCEP经贸规则提供最优税率、税则信息、原产地规则、原产地判定等便捷高效精准服务,助力企业有效降低合规成本、做出最优决策。
产业结构优化争做先导,以产业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
3月20日,作为2023年辽宁省一季度重点项目,奇瑞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在大连自贸片区正式开工建设。在大窑湾北岸17.69万平方米的项目用地上,奇瑞汽车将奇瑞体系内的包括车身、内外饰、系统集成、底盘、电器等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整体引入大连自贸片区,打造“规模化、专业化、平台化、集成化”的汽车零部件主题园区。而同时揭牌的奇瑞汽车(大连)研究院作为奇瑞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下属机构,将全力助推奇瑞大连持续开发新车型并对现有车型进行升级换代。
大连自贸片区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前瞻布局、深耕细研,构建了以汽车及零部件、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为主导核心产业,以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数字信息、生命健康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港航物流、金融为支撑的“242”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形态健康发展、产业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总体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大连自贸片区主导核心产业。东风日产、奇瑞汽车年产整车规模达30万辆;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总数超过2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1家。去年,大连自贸片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338亿元,占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的“半壁江山”。奇瑞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建成投产后,必将为大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腾飞注入全新动力。
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产业发展稳步提升。依托港航物流和通关便利化优势,大连自贸片区目前已集聚重点贸易企业300余家,产业集群涉及石油及制品、金属矿、谷物、豆及薯类批发等多个大宗贸易类别,产业规模达千亿级。
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提速。大连自贸片区全力发展以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集群,规划建设氢能产业园,推动氢能产业“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发展,建成全国首个“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以及现场甲醇制氢加氢项目,20辆氢能公交车上线运行,氢能研发及检测、燃料电池、动力总成、氢能整车、分布式电源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目前,大连自贸片区已成为全市氢能产业项目最集中、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
此外,大连自贸片区积极培育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格劳博、山崎马扎克、光洋科技、大连机床、冰山集团、中集特种物流、创为电机等优质企业聚集发展,海尔产业园、华为华录数字产业园、瓦轴风电轴承等重点项目相继落地;积极建设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先行示范区,片区及周边聚集医药相关企业近300家,规模以上企业近50家,拥有垠艺心脏支架等国家级研发平台10余个,成为辽宁三大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之一;传统优势产业港航物流发展不断提速,105家规上港航物流企业涵盖水上运输、多式联运、运输代理、装卸搬运和仓储、道路运输、航空运输及增值服务等多个类别,同时保税仓储、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态持续多元化发展。
“下一步,大连自贸片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继续坚持以高质量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为大连‘两先区’建设和奋力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更多自贸力量。”大连自贸片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