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地理标志产业 赋能大连乡村振兴

张米尔 任腾飞 张霖霖

地理标志是新兴的知识产权,标示商品源自特定地区,而且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取决于该地区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90%的地理标志产品是农产品及加工品。地理标志可以传递经权威机构认证的产品信息,帮助消费者识别和选择优质农产品,推动获得认证产品在市场中产生高溢价;地理标志还能够带动农产品深加工、特色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是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工具。大连风土条件优越,地理标志资源丰富,发展地理标志潜力大,但还存在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地理标志数量偏少,优质资源亟待深入挖掘。二是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产品质量标准化是薄弱环节。三是地理标志运营能力偏弱,尚未获批国家级示范区。

大连具备发展地理标志的资源潜力,面对地理标志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抢抓国家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发展的战略机遇,通过“强优势,补短板”,做大做强地理标志产业,多方位赋能乡村振兴。为此,要充分挖掘潜在地理标志资源,着力提高地理标志产业组织化水平,加快筹建市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力求国家级示范区零的突破,推动地理标志与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有机融合。

一是充分挖掘地理标志资源,推进特色农产品地标化。大连地理标志数量虽在全省位居第一,但与同为计划单列市的青岛、宁波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与优越的风土条件不匹配,优质农产品的地理标志资源亟待深入挖掘和充分运用。作为辽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大连要抢抓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机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深度挖掘地理标志资源;通过专业指导、申请补助、获批奖励等政策引导并鼓励地理标志申请;针对农户和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推进特色农产品的地标化。

二是筹建市级地标示范区,力求国家级示范区零的突破。目前,“十四五”时间过半,辽宁全省成功获批3个国家级示范区,但大连至今尚未实现零的突破。为实现国家级示范区的零的突破,建议尽快围绕大连大樱桃、大连苹果、大连海参等地理标志产品,筹建大连市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发挥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经验,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支持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申报国家级示范区夯实基础;培育选拔竞逐国家级示范区的种子选手,力求“十四五”期间实现国家级示范区的零的突破。

三是以地理标志为抓手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地理标志申请和运营主体通常是农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农业组织,通过提供生产技术与管理支持,促使农户能够满足地理标志的产品质量标准。建议以市级示范区的筹建为突破口,通过市场化的途径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吸纳农户加入合作社或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品标准方面的管理职能,推进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落实申请运营主体的监督责任,规范地标产品的生产流程,督促会员遵守标准规范,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以提升质量品质和产品附加值。

四是以地理标志产业为支撑,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大连肩负辽宁文旅产业振兴发展率先突破的重任,但持续三年的疫情对大连旅游业发展造成极大冲击,地理标志是大连旅游业重新步入增长轨道的突破口。地理标志产区不仅拥有优质的地理标志产品,本身还具有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特征,发展文化旅游能够提升产地知名度,拉动特色产业的发展。依托地理标志产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将体验地理标志产品与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结合,推动大连旅游向乡村腹地纵深发展。吸纳大学毕业生和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以地理标志为支点,把潜在的风土特色转化为现实经济收益,赋能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张米尔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腾飞、张霖霖系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