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建设现代化过程中,生态挑战是我们绕不开、躲不过的重大挑战之一。污染的空气、浑浊的海水、成堆的垃圾,似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面临的生态问题。西方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生态问题采取逃避态度,而我国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绿色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为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体现大国担当。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守正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依靠自然界生活的,人的生活资料、生产资产皆来源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会得到自然的馈赠,人试图征服破坏自然也会受到自然的报复。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基础,从生命共同体角度科学回答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深刻揭示人与自然命运与共、兴衰相依的客观规律,实现生态文明的理论创新。“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人类的生命存在、社会生产、日常生活都是在自然提供的基础中实现的。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尊重、顺应自然,而不能用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心态征服、破坏自然。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生关系,不是二元对立关系,如果自然被系统性破坏会使人类失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而危及自身。由此可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性、系统性观照,深刻阐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为面对生态挑战、解决生态问题提供科学指导。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智慧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绵延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形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经典阐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哲学思想中蕴藏的生态智慧,如2015年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2018年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等。可以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是中华民族自然观的集中体现,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个部分,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天地和人由同样的元素构成,并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类不能脱离这一有机整体而独存,而且自然的本质是以生生之道化育万物、运转不息,人类也应该遵循这个法则创造“生生之仁”的文明,善待自然,呵护生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种仁德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责任承担与道德情感。可以看出,汲取中华文明中蕴含的生态智慧,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文明根基,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遵循。

新征程上,我们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实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是对经济发展的舍弃,而是看清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已经走到尽头。过去,一些地方在发展中一味追求“短平快”,只看重经济利益,忽略了高污染、高耗能而产生的严重后果,破坏了生态环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我们必须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思维,转变思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阐明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是对立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使绿水青山产生源源不断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生产力是一体的,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生的新发展路径,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原因所在。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山清水秀的优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呈现水更清、天更蓝、人民生活更富裕的美丽图景。(张文晔  作者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