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建设教育强国智慧

〚郑晶晶 李铭〛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围绕建设教育强国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继续做好党的教育工作提供基本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文化精髓,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是必要之举更是现实之需。这种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为教育体系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以“教”为基,加强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从古至今,崇德、重教、尚学一直传承在世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 教师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教育作为一项承前启后的事业,需要代代传承和发展。教师作为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坚力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要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到学生头脑中,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以实现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就离不开优秀教师的托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因此,教师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做好传承中华文化事业与建设教育强国的基本前提。教师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扎实广泛输入,更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输出,不断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和活力,为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以“育”为根,弘扬培养优秀人才的优良传统

“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培养什么人这一问题,无论是在我国古代还是现代都备受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育人之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青少年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动力、提供强大支撑。

国之命脉,重在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以及加速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都需要不断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人才,并发挥他们在国家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建设教育强国要高度重视发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也只有通过加强教育体系的建设,培养具备强大综合素质的新一代人才,我们才能为建设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提供可持续的源头支持和活力。

以“强”为本,增强我国教育事业的国际影响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文化和教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根据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纵观人类历史,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因此,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国教育事业的一大重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教育对外开放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全人类的文明宝库,要充分发挥其开放包容的特质,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教育走向世界,并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广泛引进。

另外,在教育领域,要以“强”为根本和目标,认清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定位,增强建设教育强国的文化自信,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我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全球教育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的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不断加强同世界的联系和互动,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持续推动中国教育事业走出去,从而显著增强我国教育事业的国际影响力。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丰厚滋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教育肩负着传承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使命,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进入新时代,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从未如此之近,而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强大支撑。新时代新征程,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历程中,要打好“教”的基础,筑牢“育”的根基,实现“强”的目标。同时,要坚持守正创新,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谱写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相互交融、相互成就的新篇章!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9CKS05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