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五治”深度融合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大连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近年来,大连市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瞄准治理“靶心”,通过守牢政治引领制高点、夯实自治基础立足点、抓细法治保障关键点、选准德治先导结合点、撬动智治支撑创新点(以下简称“五治”),构建起具有坚实基础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有力有效彰显“五治”融合效能。当前,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大连市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升清单》和《中共大连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意见》中的各项要求,坚持一手抓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推动“两先区”“三个中心”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人民群众的新诉求及社会风险的新特点,“五治”正面临提档升级深度融合,集成创新发挥乘数效应的迫切任务。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合力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一是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大力实施“一线筑垒”工程。一方面,继续完善城市“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和农村“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屯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四级组织体系;另一方面,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从党员教育管理、党内组织生活、服务保障机制、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推进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并以标准化建设为契机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二是持续优化网格党支部。首先,我市在网格党支部全覆盖基础上,仍要扎实推进网格党组织实体化建设,特别是农村网格党支部,针对村(屯)组长工作负担重的现状,应组建一支以基层党员为主体,后备干部、致富能人等优秀分子为补充的网格化管理服务团队,减少每个人的分包户,便于更细致地为群众服务。其次,优化网格党支部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对网格支部功能发挥和实效进行核查,减少工作留痕、文字性的材料等事务性的工作量。再次,注重以服务为载体开展网格管理工作,做好群众工作,多做暖民心、聚民心工程。

三是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宣传部门要以典型引路凝聚人心,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其次,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网络,开发建设“双报到”信息系统,实现服务纪实过程管理。再次,大力推广农村党员中心户、党员户挂牌活动成功经验,落实服务群众、调解纠纷等工作。

问题导向重点突破 完善“五治”互动融通机制

一是推动“五治”与常态化风险应对机制的有机融合。首先,发挥“智治”在风险预警、综合指挥应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健全源头性排查化解机制和智慧化多点触发机制,建立可视化指挥系统,根据需要第一时间向基层网格长和网格员推送信息、发布预警,提升基层一线指挥能力。其次,发挥“自治”在风险沟通、风险阻断方面的积极作用。畅通渠道让风险利益相关者掌握风险信息、反馈风险现状、参与风险治理;建立强大的风险应对社会动员体系,企业发挥“技术赋能”和“市场赋能”作用,社会组织发挥募集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参与作用。再次,发挥“法治”“德治”在风险消解、风险补偿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信访调解、心理疏导、政策宣讲在表达利益诉求、调和社会关系、安抚社会情绪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遭到风险冲击的主体要给予经济补偿和人文关怀,帮助弱势群体提升抗风险能力。

二是优化群众诉求快速响应联动机制。首先,持续完善“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机制,确保向乡镇(街道)授权到位、解决吹哨不灵问题。根据我省统一部署,加快推进我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真正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并使执法人员下沉至村社网格。其次,重点加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统合型联动”模式。我市应着重通过“党建引领”把基层群众自治落实于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全过程,特别是在解决老旧小区治理难题时,可探索将片区较大、意见难统一的小区分块自治、分楼自治、分单元自治,以点带面扩大居民自治规模。

三是完善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机制。首先,完善社会组织党建发展机制。发挥党建工作政治引领优势和组织引领优势,切实帮助社会组织解决发展中的资源获取能力短缺、标准化建设缺失、内部治理规范化不足等困境。其次,优化社会组织“以评促建”的激励机制。用好评估结果,赋予社会组织更多合法权益,打造社会组织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再次,探索系统化人才培养机制。依托全市12个县市区已覆盖建成的社会工作站,通过公益创投项目运作培育具有本土实务经验及转化能力的稳定的社会组织人才队伍。

丰富内容创新手段 融合赋能提质增效

一是丰富“五治”内涵,拓展“五治”应用场景。首先,以“公约治理”小切口破题深耕微治理。开展好我市居民公约、村规民约的制定与修订工作,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纳入软法治理领域,提供可供参考的公约样本,开展街访对话参与机制,为“公约治理”营造更加积极的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其次,不断丰富拓展“五治”应用场景。将“五治”融合向应用端前移,如金融信贷、群防群治、物业服务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用“心治”促进基层群众“心安”;用好信用载体和界面,用“信治”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再次,对我市“五治”融合典型创新实践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认知 和情感,打造“参与型”“规则型”“责任型”治理文化。

二是数字驱动,“智治”助力“智”理。首先,让“城市大脑”联通基层。在完善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基础上,开展城市管理领域数据梳理工作,制定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管理办法,逐步形成城市管理领域大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其次,让“智慧社区”示范引领。在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因地制宜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倒逼基层扁平化组织结构形成和治理流程重塑。再次,让“智慧应用”助力平安。将社会治理软件终端向网格和广大群众延伸,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做到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发现、网格情况第一时间掌握、困难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宿玥 许琳

(作者单位: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公共与社会管理教研部)

编辑:李兆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