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建成251个生活垃圾分类样板小区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吉存)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绿色发展大事。昨日,记者从市城管局获悉,根据大连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全市要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按照“市级发动、区县组织、街道主导、重点突破、广泛发展”的工作思路,打造垃圾分类样板小区,不断提升分类成效。2023年,全市计划打造232个生活垃圾分类样板小区,实际建成251个,这些样板小区在精准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置等方面成效明显,有较强的示范性、可复制性。

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四级工作机制,各负其责上下联动,按照“一区一组”原则,由市分类办牵头,组织区、街道、社区成立样板小区督导组,区级部门制定样板小区任务清单,明晰街道、社区以及物业企业工作内容,细化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街道建立日常调度、检查制度,制定样板小区工作推进计划,组织环卫企业与物业企业对接;社区按照街道工作方案对样板小区打造工作进行督促落实,充分发动基层自治功能,共建共治共享。按照“一小区一方案”原则,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管理模式的小区的打造样板小区的具体工作方案。同时,强化执法作用,建立黑榜单位执法督办程序,市分类办向各区移交案件线索,并通报执法情况。2023年,各级执法部门累计下达调查通知书383份,立案31起,累计处罚金额3万余元,垃圾分类法治工作步伐逐步加快。

建立物业企业与环卫企业双向约定机制。物业企业通过桶前督导、二次分拣等手段增加厨余垃圾交运量,环卫企业指派专业收运车辆定时定点分类收运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通过双向约定,进一步解决生活垃圾混收混运的问题,真正做到分类收运。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建立“党员+志愿者”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依托各精神文明实践站,深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大连市分类办紧盯分类工作重难点——厨余垃圾,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大连市生活垃圾收运车辆标识喷涂规范》《关于规范厨余(餐厨)垃圾收运车辆车载称重计量设备使用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中心城区厨余收运车辆全部实现实时定位,精准测定车辆运行情况,实现样板小区全覆盖上门收运,实现源头可控、路线可查、终端可溯。结合居民小区特点,打消居民疑虑,以居民分类投放结合现场二次分拣等举措,将厨余垃圾分类全过程向居民展示,让市民更加直观看到分类举措,提升影响力。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