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召开发布会:大连集中力量实施15项46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1月9日,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大连市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新闻发布会,邀请大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汤易,大连市教育局局长鞠振伟,大连市民政局局长李子刚,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梁春波,大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王少成,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马涛介绍相关情况。

大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汤易

2024年大连将集中力量实施

15项46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每年实施一批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十四五”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提前两年完成,燃气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交通出行更加便利,教育卫生文体资源走向优质均衡,社会救助、就业保障、养老托幼、便民服务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项目有效落实,人民生活品质和文明城市创建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今年我市将继续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大连市

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整体情况如下

↓↓↓

项目形成过程

今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立项工作自去年10月正式启动,市委、市政府要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项目。市人大也首次将审议票决本级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列入人代会议程。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广泛征集市民意见

为及时了解市民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使民生实事项目与市民关注紧密呼应,与文明城市创建紧密结合,市政府通过线上线下公开征集,多形式、多渠道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在中国大连网站设置常态化征集平台,市民可随时通过网上留言或邮寄信件提出意见建议。主动配合市人大相关部门邀请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专门下发通知,向50多个相关单位征求项目。深入相关区市县街道社区进行专题调研,全方位听取基层工作者和市民意见建议。

认真梳理候选项目

市政府对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建议定期进行汇总,对市民关注度高、意见相对集中的事项进行梳理,并分别转送相关区市县、委办局。对接市信访办、12345市民热线,研究分析市民关注的热点焦点,作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根据各部门工作实际,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候选项目。

专题研究反复论证

项目汇总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作出具体部署。各相关责任部门反复调整充实项目具体内容,逐个项目核对、逐笔资金落实。本着以人为本、回应关切,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综合考虑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经讨论研究,筛选出15项46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先后提交市政府第70次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第107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票决通过。


项目主要特点

瞄准热点、回应关切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要求,积极响应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住房保障、海域治理、食品安全、网络诈骗等社会舆论焦点,研究设计一批针对性较强的实事项目,精准补齐短板弱项,让市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贴近生活、聚焦服务

围绕百姓“生活圈”,在守护“一老一小”、拓展就业渠道、优化教育资源、加强医疗保障、丰富文体生活等方面创新提出工作举措,在城市建设管理细节上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民生福祉更具质感。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一方面,对于民生兜底保障和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另一方面,科学使用财政资金,将有限的资金用在事关人民福祉的急事大事难事上,如改造城中村及危房、优化供水供气供热管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让市民享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覆盖面广、当年见效

坚持将受益面大、能够反映大多数群众需求和意愿的项目纳入其中,保证市民普遍受益。同时,突出可操作性,所有实事项目均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和责任主体,以量化指标予以体现,便于检查考核、利于社会监督、确保当年见效,力求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

项目主要内容

城市安居项目

包括启动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12000平方米城市危房改造、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

城市品质提升项目

包括加强海域治理整顿实现还海于民、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开展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便民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实效。


城市管网升级改造项目

包括改造城市供水旧管网、建设梭鱼湾体育场周边污水设施、改造195公里老旧燃气管网、实施供热质量提升工程。

农村基础设施提升项目

包括大中修改造农村公路100公里、创建“美丽农村路”100公里、实施农村公益事业村内道路硬化工程500万平方米、完成143户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

公共交通优化项目

包括新增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新开调整3条公交线路、更新换型出租汽车800台、开通道路物流企业“一网通办”便民政务服务。

就业保障项目

包括城镇新增就业12.7万人、大规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社会救助提标项目

包括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孤儿基本养育标准、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

社会服务项目

包括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开展整治殡仪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行动。

医疗惠民项目

包括新建市疾控中心P3实验室、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现门诊免费服药。

▲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简称P3实验室)综合楼项目效果图

优生优育项目

包括开展免费孕妇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优化育龄妇女生育医疗保障。

教育惠民项目

包括新建公办幼儿园10所、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5所、组织家庭教育公益宣讲100场、开展老年教育公益课堂1000场。

文旅惠民项目

包括开展艺术赏析和文化培训系列活动、发售专业剧场文化惠民卡5000张、开展博物馆“一月一主题,月月有精彩”公益性展览活动、开展市民景区免费游项目。

体育惠民项目

包括实施公共体育场馆惠民开放工程、实施足球青训工作普惠性工程。

放心食品项目

包括稳定市民“菜篮子”产品生产、提升农贸市场电子秤监管效能、巩固提升校园(托幼机构)食品安全。

平安大连项目

包括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全面强化反电诈社会治理工作、持续推进法律服务惠民生工程。


下一步工作

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为确保大连市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市政府决定实行公开挂牌督办。

细化分解任务,强力推动落实

市政府督考办将组织17家牵头单位细化分解任务,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转化为城市发展的“责任清单”,做到可检查、可考核、可问责,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推动项目有序实施。

坚持严督实考,持续跟踪督办

建立民生实事项目月度推进计划表,实现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工程化推进。采取线上审核、实地督查、暗访抽查等方式全程跟踪督办,督促项目责任单位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定期公开通报,接受社会监督

从2月份起,市政府督考办将每月梳理项目进展情况,在大连日报、大连发布、市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接受社会监督。

大连市教育局局长鞠振伟

新建公办幼儿园10所

增加学位2500个

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围绕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难题,坚持扩学位、保经费、提质量,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善育”。

多渠道增加优质学位供给

连续十年将新建公办幼儿园列为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将配套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积极认定和扶持市区两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截至2023年底,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巩固在53%以上,普惠率达到89.2%。2024年,将再建公办幼儿园10所,增加学位2500个,进一步提高普及普惠水平。

落实全方位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坚持“政府主导、优质优价、家庭合理分担”原则,保障公办幼儿园健康、稳定、优质发展,降低家庭养育成本。

■ 落实公办幼儿园城乡统一生均365元/月的运行补助标准,巩固全省领先水平。

■ 落实对市、区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运行费分级补助政策;对主城区回收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市财政给予500元/平方米一次性开办经费补助。

■ 落实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免保教费政策,确保不落一孩,应助尽助。

中山区作为全省唯一国家级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将为学前教育普惠发展贡献大连经验。

大力提高保育教育水平

坚持以幼儿为本,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积极推进“幼小衔接”攻坚行动,不断完善学前教研体系,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造阶梯式递进发展的教师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

下一步,大连市教育局将根据出生人口的变化,逐年做好入园需求预测,稳妥有序扩增公办普惠性学位供给,落实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政策,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能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就近上好园”的愿望,实现“幼有善育”的目标要求。

大连市民政局局长李子刚

统筹提高

全市城乡居民低保标准

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是提高城乡困难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连续多年将这项工作纳入我市民生实事项目,严格落实“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要求,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2024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大连行动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施意见》精神,大连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局对2024年提标后市、县两级财政需增加预算支出情况进行了测算,最终确定将统筹提高城乡低保,特困标准纳入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具体标准为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972元,增幅5%,普兰店区、瓦房店市、庄河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05元,增幅8%,其他涉农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972元;

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944元,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264元。

目前,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34706户、43892人,2023年已发放城乡低保金3.93亿元;城乡特困人员14917人,2023年已发放特困供养金2.18亿元。

本次提标后,市、县两级财政预计增加民生保障资金支出0.69亿元,惠及困难群众近6万人。

下一步,大连市民政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按照全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要求,加快推动2024年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供养提标任务落地落细。同时,紧紧围绕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两条主线,切实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梁春波

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

满足不同群体购房需求

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中,头号安居工程就是“三大工程”中的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

此次规划建设的保障性住房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区别于之前的公共租赁住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前者主要满足了“租”的需求,而后者则侧重解决“购”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推动商品房和保障房“双轮驱动”,满足不同群体购房需求的一项重大改革。

在保障对象方面

我市首批保障性住房将面向符合条件住房困难的工薪收入家庭、来连留连学生和农民工群体实施配售。以家庭为单位,保障对象只能购买一套保障性住房。具体配售办法和方案将陆续出台。

在配售价格方面

按基本覆盖划拨土地成本和建安成本、加适度合理利润的原则测定价格。政府负责建设与项目直接相关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关建设投入不摊入保障性住房配售价格。此外,个人购买保障性住房,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

在售后管理方面

保障性住房将实施严格的封闭管理,禁止以任何方式违法违规将保障性住房变更为商品住房流入市场,如有长期闲置、确需转让等情况的,由政府按规定予以回购。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成立了“三大工程”指挥部,由市委书记、市长任总指挥,统筹推进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目前已成立了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公司——大连国房乐家置业有限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负责首批项目开发建设。初步选定了项目地块,正在办理项目前期手续,具备条件后开工建设。

下一步,我市将加强项目谋划和储备,形成“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滚动推进机制,持续建设绿色宜居、品质可靠的保障性住房,更好满足各类群体住房需求,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大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王少成

实施大中修农村公路100公里

打造“美丽农村路”100公里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连续多年将农村公路建设列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经过不懈努力,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1.12万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10.38公里,位列全省前列。尤其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四好农村路”作出重要批示以来,我市农村公路加速发展,成效显著,累计投入资金38亿元,新建及维修改造农村公路5000余公里,所有行政村都通了油路,自然屯通油路比例也由68%提高到100%。

大连市获评首批国家级市域“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突出单位,庄河市、金普新区、普兰店区、瓦房店市先后获评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市12个乡镇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龙红线、金七线等6条线路获评全国月度“十大美丽农村路”,农村公路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2024年,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四好农村路”作出重要批示十周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总要求,我市将重点实施2项农村公路民生工程。

一是大中修改造农村公路100公里

项目惠及庄河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区和金普新区等主要涉农地区。通过实施大中修改造,改善农村公路路况,提升服务水平,为群众出行和农产品运输提供更加畅达的通道。

二是创建“美丽农村路”100公里

围绕支撑物流体系、促进产业发展、提振乡风文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等目标,创建“美丽农村公路”,将农村公路与当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相融合,打造出沿途美景如画、人文魅力独特的精品路线。

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马涛

推出“艺术零距离”系列活动30场

开展惠民文化服务活动400场

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依托大连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工程,创新思路、提升内涵、丰富载体,持续不断地把优质文化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市文旅局将继续开展“艺术赏析和文化培训系列活动”项目,计划推出“艺术零距离”公益性艺术赏析普及系列活动30场、“文化有约”惠民文化服务活动400场。今年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为了梦想,‘艺’起飞翔”2023文化有约惠民公益文化服务汇报演出在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举行。

活动更“惠民”

2024年“艺术零距离”公益性艺术赏析普及系列活动,计划从3月份启动,一直持续到10月份,将讲座、展览、表演、示范、参与等方式融为一体,突出“参与性、互动性”,多层面、多角度地惠及更多艺术爱好者。

“文化有约”惠民文化服务活动,把全年课程分为春季班、暑期班、秋季班三个学期,便于市民选择参与,并增设了文化培训高阶班,引进高层次人才授课,满足市民对更高层次文化艺术培训的需求。感兴趣的市民,均可关注“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号,届时将设有专门的报名通道,大家可线上报名,报名成功后,即可免费参与各项培训活动。

课程结束后,还将举办汇报演出、作品联展等活动,为学员提供展示学习成果、交流、提升的平台,切实让百姓学有所获、学有所益。

活动更“亲民”

2024年“艺术零距离”公益性艺术赏析普及系列活动,拟定了音乐艺术赏析类、戏剧艺术赏析类、亲子互动体验类、美术艺术普及类、舞蹈艺术赏析类和传统文化传承类等六类主题活动,涵盖音乐、京剧、儿童剧、魔术等十余项艺术专业,邀请了国家、省、市知名艺术家,带领大家零距离感受艺术的魅力。

2024年“文化有约”惠民文化培训活动,课程设置则主要包括市民百姓喜闻乐见的国学类、艺术类、实用类、儿童成长类四大门类,具体的课程设置将采取“点单式”模式。开课前,将面向全体市民开展线上问卷调查,了解学习需求,再根据调查问卷情况及往年培训经验,设置真正为百姓所需,受百姓欢迎的培训课程,真正实现文化为民,文化亲民。

活动更“便民”

为方便广大市民参与,经前期综合协调,多次踩点选址,2024年“文化有约”惠民文化培训活动场地将覆盖全市,并尽量选择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的场所。对于古诗词、国学讲座等适合线上传播的活动和课程,还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市民享受到便民的艺术熏陶。

同时,通过微信、微博、视频号等新媒体,对活动培训进行全方位跟踪宣传,鼓励参与者积极分享心得,一起营造全民“艺”起来的浓郁氛围。

未来,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将持续创新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进一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民生实事项目真正与广大群众零距离、心连心。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