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投资兴业新高地 助力市场主体行稳致远

——大连擦亮营商“金招牌”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邵海峰 巴家伟 叶明睿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可少。

2023年初以来,我市金融、税务、工信等各相关部门聚焦营商环境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发力,多措并举打赢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努力构筑投资兴业新高地,为推动“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市场主体和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最近,市金融发展局会同市政协经济委、民建市委联合举办“政银企担”项目、产品联合推介会,多家企业项目路演并发布融资需求,多家银行发布金融产品,并发布大连市2024年金融产品服务手册,切实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这是我市金融部门充分发挥政银企合作优势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一个近镜头。

不久前,市金融发展局还会同国家电网召开产融协同助力电力营商环境建设大会,推出十五条具体措施,多家金融机构与意向用户现场签约1.56亿元,有效促进我市电力能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我市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为民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融资服务。做好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海洋金融、科技金融发展,做好平急两用、保障房建设、银发经济、外贸企业、氢能产业、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推出“预制菜贷”“预制菜险”;持续扩大知识产权信贷规模。

聚焦小微,强化薄弱领域金融服务。我市推动金融机构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三张清单”(授权清单、授信清单、尽职免责清单)工作机制,出台《关于优化企业融资环境 促进民营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大连市促进企业融资方案》等服务企业,优化金融环境的具体举措。建立“快审快贷”“限时办结”“绿色审批通道”,创新推出“科创贷”“信用快贷”“善担贷”等特色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完善首贷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发挥5家“首贷中心”和42家首贷服务站功能,推动我市首家“续贷中心”成功落户金普新区。2023年通过首贷中心累计发放首贷6.7亿元,支持小微企业1240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47.2亿元,增速19.4%,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8.2个百分点。

聚焦助企纾困,强化企业减费让利。我市引导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召开助企纾困会议20多场,点对点推动破解10余家房地产、化工,装备制造等企业融资续贷问题,创造为企业“输血”“造血”的条件和空间。推动金普新区和高新园区落实首贷贴息政策,自成立以来累计补贴企业195家,补贴190万余元,有效撬动信贷投放,拓展融资渠道。在人民银行大连市分行引领下,中国银行大连市分行、浦发银行大连分行、兴业银行大连分行、大连农商银行等各金融机构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商票通”“绿票通”“科票通”“自贸通”“链链通”再贴现业务,落实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政策,清理精简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融资负担,为小微企业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2023年全年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100.7亿元,较上年翻了一番,惠及市场主体3600余户;全市新发放人民币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8%,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推动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超过14亿元;办理延期还本付息5000余户,金额220余亿元。

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我市印发《大连市推动上市公司量增质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2023年推动2家企业上市,首发融资6.9亿元,2家企业新三板挂牌,22家次企业发行债券融资223.5亿元,资本市场融资946.96亿元。还充分发挥三大证券交易所大连服务基地作用,组织培训、投融资对接等系列活动31次,走访拟上市企业58家次,实地解决企业上市难题。

市金融发展局表示,2024年,全市金融工作将全面落实中央金融工作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大连振兴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系统思维,围绕加强金融系统党建、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多措并举着力提升全市金融业发展质量,为大连“两先区”“三个中心”建设、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持续打造税收营商环境高地

2023年,市税务局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税费优惠政策落实精准高效,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112.7亿元。

为确保广大纳税人缴费人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税费优惠政策,市税务局深入推进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 转变,促进税费优惠直达快享,在精准推送工作中打造“办前政策找人、办中政策提醒、办后政策体检”的全流程立体服务框架。

提升“数字”税务赋能。完善企业所得税“智慧申报”体系建设,研发“智慧体检”功能,企业基本经营情况、主要财务数据、高企认定证书等基础信息100%自动预填。打造社保缴费服务“四个一”,线下“一号联办、一窗通办”,线上“一键登录、一网通办”,平均办理时长缩短34%。

拓展“一件事一次办”。升级出口退税“智能诊断”产品,退税申报一次性成功率由70%提高至94%。推出多缴税款“一键退、即办结”功能,不断优化退税流程。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缴费人实现退抵费业务“一对一”精细服务、“点对点”精准推送,实现一键退税、即时办结,多缴税金“随生随退”。

着力“征纳互动”升级。优化升级3D版“爱连·塔可思”,与大连税务App办税缴费功能进行深度融合,打造“问办一体”的掌上电子税务局,进一步提供互动质效,让“掌上可办”变“掌上办好”,应答准确率达95.04%,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率先将12366“热线”和基层单位对外公开电话接入“金四”征纳互动平台,实现由“解答问题”向“解决问题”转变,由“被动响应”向“主动供给”转变。

2024年,市税务局将全面实施固本强基、提质提速、赶超跨越“三项行动”,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巩固优化营商环境成果。聚焦数字化、智能化进一步提高以数治税能力,持续打造税收营商环境高地,加快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持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推动政策细化精准直达。锚定我市“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目标,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构建服务更智能、流程更优化、制度更透明、保障更全面的税收营商环境,确保纳税人满意度重回、站稳全国“第一方阵”。

压缩业务时长。加力推行社保缴费“网上办”“掌上办”,确保用人单位“网上办”比例高于96%,城乡居民以及灵活就业人员“掌上办”比例高于95%。充分发挥“线网融合”辅导效能。打造可视答疑大连样板,全年开展50期以上可视答疑。

提升便利度。升级税务虚拟员工“税可思”,实现跨领域咨询服务,社保、医保全链条业务可解答。推广上线“数电票”代开业务场景,确保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申请、缴款、交付。

完善争议解决机制。深入推进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建设,联合多部门建立框架协议,联动解决税费争议。

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税路通·连世界”服务品牌,推出3个跨境税收服务知识产品,举办跨境税收服务活动。

持续强化惠企政策靠前向深服务

按照国家工信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和《辽宁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要求,我市工信部门把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主攻方向,构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围绕石化、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领域,深入挖掘一批符合培育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

惠企政策真金白银支持企业。2023年,我市在《大连市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增加“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当年按时偿还银行贷款的担保费给予资金补助”,以加大对企业的融资支持。2023年10月,市工信局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印发了《大连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重点突出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梯度培育,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贴息等各类支持政策,并于今年组织实施。同时,我市积极争取国家奖补资金,对获评国家重点支持的“小巨人”企业予以奖励,多项真金白银政策支持和精准服务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全市专精特新企业普遍进入发展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已有有效期内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112家。

融资服务汇集各方优质资源。市工信局指导各区市县(先导区)根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情况建立专精特新培育库,目前在库企业近3000户;依托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载体等作用,汇集和带动各类优质服务资源,为专精特新企业送政策、送管理、送技术。自2021年以来,市工信局联合市金融局、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大连银保监局、大连税务局、大连海关等部门已举办多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融资和公共服务现场对接活动,“点对点”解决“小巨人”企业的融资和服务需求。另外,我市已获批国家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将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活力。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招商引资的强磁场、项目建设的加速器。

新的一年,我市金融、税务、工信等部门将继续聚焦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而不断发力,持续增强市场主体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服务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好发挥营商环境在助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以一流营商环境奋力谱写新时代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