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六个建设” 全力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

提升城市文旅形象 助力加快推进“六个建设”

〚马特 王岩〛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省委、市委相关会议也对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提出具体要求。

2024年清明假期,大连市共接待游客322.11万人次,同比增长276.21%,较2019年增长192.32%。港东五街持续升温,如何维持延续“火热”,让大连成为下一个文旅“顶流”城市,是现阶段面临的新挑战。持续推动大连市的旅游热度,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更有助于加快推进市委“六个建设”中“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进程。

制定文化旅游普惠化政策,提升文旅消费能力

培育壮大文旅消费新的增长点,是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转变消费观念,使其成为理性的现代化消费主体,购买物美价廉、更符合需求的优质文旅服务产品。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具备有钱消费、敢于消费的能力,才能让他们愿意消费、积极消费,激发他们的消费热情和消费兴趣,进而全面提振全社会的文旅消费信心。因此,必须通过全面落实民生保障、优化就业、收入分配等各种政策,持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水平,才能不断提升消费能力,真正增强文旅消费意愿。

此外,文化旅游普惠化政策也非常必要。从去年国庆和今年元旦假期全国旅游整体态势来看,各地政府积极出台包括减免门票,免收高速通行费、停车费,发放消费福利券,组团优惠等更多的惠民政策,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红利,收到了良好效果。

改善文旅消费环境,提供便捷贴心的服务场景

建设平等友好的消费场景。政府应通过制定严格的市场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的市场监管、健全网络风险监控机制等,为游客提供友好的旅游氛围。例如,重庆市鼓励市民国庆节错峰出行,为游客腾出更多空间和资源;淄博市烧烤出圈后,市政府发布公开信,号召市民当好东道主、做好主人翁;哈尔滨市想尽办法,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等。这些案例说明,政府需为旅游者和本地居民提供主客共享的旅游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安全平等友好消费权益的重要性。

推行便捷共享的消费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文旅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日益提升,对交通条件、支付场景等的诉求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无论是城市还是景区,既要优化“大环境”,更要关注“微生态”,在文旅的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提供便捷共享的消费方式,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文旅消费体验。

提供专业贴心的消费服务。政府要主动作为,丰富旅游公共服务内容、创新旅游公共服务方式,引导景区、商业街区、文化场馆等主动承担各自责任,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持续规范文旅市场秩序,主动解决文旅旺季个别商家住宿费飙升、餐费过高等乱象,及时处理宰客、欺客等行为,确保游客文旅消费的透明度、公平性和安全感;加强文旅行业服务培训,提升行业服务水平,用热情的态度、优质的服务,让游客获得更贴心的消费服务;提升市民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成立志愿者队伍,为游客分忧解难,以用心用情的服务,让游客感受到旅游地的温暖友善。

拓宽城市对外传播渠道,助力城市文旅形象建设

社交媒体嵌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使曾经城市形象的稳定状态发生了动态随机的转变。透过网络平台的参与式传播,使独特的城市元素突破小圈层进入大众视野,虽然每个城市的GDP、人口数量以及规模有所不同,但在传播城市形象、提升城市能见度这一维度上,所有城市都拥有平等的机遇。

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上大招”,希望通过打造网红旅游目的地做好市场,并借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城市文旅形象的塑造,尤其应注重发挥政府部门与媒体的联动作用。一是用好网络大咖红人队伍,将城市文旅形象的正面声音迅速传播出去。加强与网络意见领袖的联系,为城市文旅形象发声。二是强化主流舆论,同时也要运营好本地政务账号,建立有影响力的自主发声渠道。勤于管理维护政务账号,坚持日常更新,并且增强与网民的真诚互动,培养政务账号粉丝群,对增强城市文旅形象舆论场起到积极作用。文旅部门还需转变传播思路,联合网络大咖、大网红,增加城市文旅形象引导的信息传播渠道,让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共同成为塑造城市文旅形象的参与者。

此外,要实现从“引流”到“长流”、从“爆红”走向“长红”,需要久久为功,在大力改善传播监测和舆情应对上下功夫。一是建立城市文旅形象监测与引导专家库。联系各个社会团体、高校、企业、媒体、网民等领域的专家,建立城市文旅形象监测与应对专家库,指导相关部门做好风险评估和防范工作。二是充分利用自媒体的资源,拓宽网络城市文旅形象引导的发声渠道。政府主责部门可与网红大V、行业内意见领袖建立合作关系,发挥其引流的巨大作用。

(作者分别系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大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应急管理教研部副教授,教授)

编辑:李兆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