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田野 万象“耕”新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李小华

良种,让庄河蓝莓更甜更香;良法,让娇嫩的草莓“体格强健”;良机,让人工一个月的活儿,三四天就干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让希望的田野,万象“耕”新,有力地支撑起大连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三良”助力,万象“耕”新。在我市春耕春管一线,各地区各部门把大面积提升粮食单产和重要农产品保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更多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向田野集聚。广大农民辛勤耕耘,良种、良机、良法配套,全环节、全过程挖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潜力。通过数字化、智慧化、科技化手段,大力推广新品种和新种植模式,积极打造乡村特色品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助推农民增收。

良种是农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庄河市是我市主要蓝莓产区,坐落在庄河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分院因地制宜、选育良种、科技指导,为当地蓝莓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位于庄河市兰店乡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分院科技示范园,试验种植了30多个引进和自主繁育的蓝莓新品种,完成品种对比实验后,将在庄河地区推广种植。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分院果蔬研究室主任蒋明三介绍,在示范园的引领和专家的指导下,目前,庄河八成以上的蓝莓种植户已经进行品种改良,并开始大范围引进基质栽培模式。因为不同品种有不同的配套栽培技术,为此,专家会不定期到农户果园,指导土壤改良、修剪、肥水管理等新技术,让现代化、高品质蓝莓产业发展模式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据介绍,示范园推出的都是成熟品种,有效避免了果农盲目引种。蒋明三告诉记者,经过近十年的亲本选配、杂交育种和初选复选,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分院自主培育的两个蓝莓品种陆续完成备案,下一步就是进行推广了。据介绍,这两个品种区别于常规品种,属于中早熟品种,休眠期500~600个小时,最大特点是品种优良,以甜为主,香气浓郁。

良法是农业现代化的技术途径。走进庄河市光明山镇大连明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草莓大棚,适宜的温度、绿油油的叶苗、红彤彤的草莓,还有那扑鼻而来的浓郁果香,目光所及,一片生机盎然。一簇簇翠绿的植株间,一棵棵草莓缀满田垄,几位当地农户穿梭其中进行采摘,并在棚内现场装箱发货,收获春日里的“莓”好生活。据大连明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范福军介绍,农场现有大棚85栋,草莓种植占到三分之一,平均亩产五六千斤,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据了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与草莓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合作,为草莓种苗质量把关,并提供更好的栽植和管理技术。在生产管理方面,尽量采用物理生物方法来防治病虫害,比如草莓易得的白粉病,用熏蒸气体控制的孢子的扩散,有效防止白粉病的生长,这样就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污染,草莓品质也更好一些。

良机是农业现代化的装备支撑。近年来,随着我市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机械化春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青堆镇牌坊村水稻育苗基地,一台自动化育秧播种机正运转不停,工人们分工合作,经过摆盘、装土、浇水、撒种、上壮秧剂等工序后,一个个均匀铺满稻种的秧盘通过传送带被送到苗田的每个角落。在育秧田里,一盘盘已播好种的秧盘整齐摆放在苗床上,盖上无纺布……这些秧苗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生长期,就可移栽到稻田中。青堆镇牌坊村水稻种植大户孙守福告诉记者,现在水稻育苗采用全程机械化,180米长的传送带,直接把苗盘送到地头,减少了人工,提高了效率。因为机械化育苗不像人工撒籽,下得比较匀,苗出得也整齐。据庄河市青堆镇农业站中心主任赵庆伟介绍,青堆镇今年预计种植水稻5万亩以上,从育苗到插秧到收割,全部使用机械化,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

在金普新区向应街道的一片大田里,两台花生播种机来回穿梭,起垄、播种、打药、覆膜、两侧封土一次完成,种粮大户阮殿武今年要在这里种植400亩花生,他说,自从花生全程机械化播种以后,原来人工一个月才能完成的播种任务,现在三四天就能完成,省时省力不说,花生的产量都得到很大提升。科技赋能,让春耕生产越来越智慧,种地也能种出科技范。记者在现场看到,花生覆膜播种一体机配备北斗导航系统,精准定位,提高播种效率,农机手只要提前设定好播种的行距间距,在驾驶过程中可以实现无人驾驶。

为加快当家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助力春耕生产和农业向“新”发展,全面提升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区市县、有关专家、农业科研及推广部门,遴选提出了2024年全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主导品种25个、主推技术38项,并于近日向全市涉农区市县推介。

据了解,此次推介的主导品种主要包括蔬菜、水果、粮油和畜牧行业品种,主推技术则包含了蔬菜、果树、粮油、畜牧、农机等农业生产领域的诸多方面和环节,涉及面更广。据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大连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重大需求,今年推介的主导品种和技术创新性强,先进实用,生产应用效果显著,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随着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将有力支撑大连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