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级创新平台为大连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谢小芳

5月的大连,风景如画,生机勃勃。位于高新区西部的大连英歌石科学城,一间间高能级实验室正在拔地而起——大连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关键设备研制基本完成,主要核心部件及系统安装调试;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大连凌水湾实验室和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实验室组群的近30万平方米实验室项目实现封顶,正在进行内外装修和实验室工艺施工;首批238个细分领域实验室(科研团队)1891名科研人才确定入驻……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如今,一座山海互映、景色宜人、科技蓝与生态绿融合交织,处处涌动着创新动力的科学城已初现英姿。

科研基础良好、政策效应初显、区域资源丰富、环境优势明显……大连英歌石科学城是我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中心,努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洁净能源创新中心、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端创新要素汇聚枢纽、前沿新兴产业培育策源中心,是大连面向未来谋划科技创新新思路、激发科技合作新动能、构建科技发展新格局最重要的高能级科创平台,将带动大连创新能级、产业能级、城市能级的大幅跃升。

科技创新,平台先行。科技创新平台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集聚创新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营造创新生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锚定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市级以上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加速构建配置合理、功能层次清晰、创新链条完整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截至目前,我市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15家,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635家。聚焦科技优势、产业优势,高水平建设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组建大连凌水湾实验室、大连金石湾实验室,培育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2023年我市组建认定市级科技创新平台46个,新获批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9个。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提升,为大连“两先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平台向高能级挺进

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国家级创新平台是国家战略实现的重要载体,也是打破壁垒,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当前,全市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达到9家。2023年,大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顶尖创新平台集群加速形成。

2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忠伟团队喜讯频传,连续发布重要研究成果——自主研发的高比能氢混动力电源适配的工业级无人机试飞成功,动力电源可应用于环境温度范围-20℃~40℃;成功研制出第一代高比能超低温特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260Wh/kg,可在-60℃超低温下稳定运行,电池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陈忠伟是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2023年7月从加拿大全职归国,加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担任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主任,并成立动力电池与系统研究部。当前,陈忠伟团队在英歌石科学城拥有1500平方米的实验室,有120余位科研人员,其中有科研人员,也有工程师。“我们团队采用的是全链条贯通式的研发模式,从基础研究开始,再进行关键技术开发,到应用示范,然后跟工业应用进行直接对接。这种研发模式架设了从科学到技术应用的桥梁,能够快速地推动科学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的转化。”陈忠伟说。

作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制造技术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肩负着解决国家高端装备制造“卡脖子”问题的使命。大连理工大学何祝斌教授团队在高端金属薄壁构件制造方面,突破大尺寸薄壁构件精密高效成形关键技术,实现“复杂薄壁构件热气胀成形装备与产品”重大科技成果在大连转化,将有力提升我市重点企业金属薄壁构件的制造水平,为新能源汽车、电解制氢、工业无人机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联合沈鼓集团、大连大高阀门等企业,大连理工大学王晓放教授团队开展高性能装备集成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了全球参数最高的多级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应用于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江苏金坛盐穴储能电站)。团队提出的大口径核电阀门的性能建模与面向制造的设计方法,及耐磨耐冲蚀的金属硬密封涂层长寿命制造技术,支撑了“华龙一号”核电安全阀、“国和一号”主蒸汽释放隔离阀等的自主研制。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强化通用工业软件研发,实现“卡脖子”装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大连理工大学郭旭院士团队研发了自主可控的工业装备结构拓扑优化软件DLUTopt,完全自主可控。相关软件工具已成功应用于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新一代大型火箭、遥感-41大型卫星、月球车等重大航空航天装备的轻量化设计。

核心攻坚再强化

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平台既是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又是创新成果产出的集中地。在各级重大创新平台的加持下,一批让行业兴奋、让地区振奋的创新成果相继涌现,助力大连在石油化工、洁净能源、智能制造及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海洋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实现多点“突围”。打通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双向联动。

4月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全球独角兽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榜单显示,2024年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1453家,其中,中国有340家,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入选其中,全球排名位列第911位,资本市场估值92亿元人民币,我市独角兽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是2008年由大连融科储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资成立,是面向新能源发电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钒电池及成套储能装备解决方案的高技术企业。面向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并网、智能微电网三大目标市场领域,累计投运钒电池储能系统超过720兆瓦时,占钒电池全球市场60%,电解液材料销售占全球市场90%。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和大连融科储能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液流电池领域专利持有量居全球第二,是该技术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主导制定者。据介绍,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在2023至2025年期间,建成大连英歌石科学城新型储能与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孵化平台项目、大连北黄海经济开发区储能功能性材料基地二期项目、大连金普新区液流电池新型储能装备数字化基地二期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新增年产值达100多亿元。

边建设、边运行,挂牌一年多以来,我市统筹各方资源,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多措并举、全力推进辽宁滨海实验室和辽宁黄海实验室的建设,两个辽宁实验室基础条件不断完善,运行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创新资源加速集聚,科研产出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辽宁滨海实验室部署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移转化。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吸引国内31家高校、12家中国科学院研究所、13家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我市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已部署各类项目23项,项目总金额1.28亿元,汇聚各类高层次人才190余人。利用碱性电解水产生的低品位废热,将碱性电解水系统与海水低温淡化技术进行耦合集成,研发出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新技术,目前已完成了25千瓦级装置的测试验证,为我市发展液态阳光技术和绿色化工产业链奠定重要基础。强化与头部企业深度合作,与大连普湾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辽宁滨海实验室中试示范基地”;协调推荐比利时EcoSourcen公司在大连设立大连天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助力大连氢能、储能产业国际化发展;与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签署“鹿产业创新研究院”合作协议,推动“鹿产业创新研究院”落地大连英歌石科学城;与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和绿色低碳和新材料科创中心,推动实现科技成果工程化,有效重塑我市化工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与中触媒新材料股份公司合作共建“辽宁滨海实验室催化新材料联合研发中心”。据了解,2023年,滨海实验室实现科技成果在大连落地53项,合同总金额2.9亿元。

4月15日,黄海精微科技(大连)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成为辽宁黄海实验室成功培育孵化的首家学科性公司。黄海精微依托实验室自设科研项目支持,面向高端电子器件产业,重点开展高性能喷印封装装备、压电摄像执行器的开发及产业化,已开发出曲面器件喷印制造装备、智能终端微型压电执行器等系列装备/器件。

辽宁黄海实验室与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助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瞄准国家、行业及企业需求,围绕新能源、海工、运载等领域的重大需求,聚焦高档数控机床、高端基础件、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及智能装备等重点研究方向,组织谋划2批共9项重大类自主攻关科研项目,分别与通用技术、瓦轴、深圳欣旺达、沈阳铁路信号等重点企业共建4个联合研发中心,吸引企业协议投入1.6亿元。面向国家工业母机突破发展的重大需求,实验室与通用集团共同申请国家工业母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成立工业母机联合研究院,面向航天、航空、航海、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重大装备制造需求,以工艺原理创新与技术突破为导向,协同基础研究-主机制造-产业应用链条,形成特种功能型与通用型高端工业母机、智能制造产线等的自主研发能力,为重点领域军用与民用高端产品制造装备提供成熟解决方案。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