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蓝色基因” 建设海洋强市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李小华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按照党中央及省市关于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海洋强市相关战略规划部署,近几年来,我市广大海洋经济一线工作者创业者在发展中不断谋变,加快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求变,抢占海洋战略制高点,努力在新一轮海洋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在新时代海洋强市建设中再创一番新伟业。
顶层设计 发展谋变
发展预制菜产业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食物观”和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等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设食品工业大省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大连市委、市政府高位谋划,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做大做强做优我市海鲜预制菜产业。近年来,大连预制菜产业集体发力。目前,全市已具备较为完整的预制菜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原料供应充足、产品特色鲜明、销售空间广阔的产业格局。
市政府高度重视预制菜产业发展,坚持政府搭台、市场主导和企业参与,成立了大连市预制菜行业协会,组建了海洋食品与生物制品产业联盟。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出台《大连市加快打造万亿级海(农)产品预制菜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打造大连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编制《大连市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剖析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布局产业发展定位,打造功能互促互补、区域联通联动的八大预制菜产业集群,聚焦培育企业、完善产业链、科技赋能、标准化建设、市场推广五项重点任务,推动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加大对海鲜预制菜企业资金扶持,制定出台了贷款贴息和设备补贴政策,对水(农)产品加工企业用于生产性固定资产贷款和新增生产经营贷款给予财政贴息补助,鼓励支持海鲜预制菜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自动化、智能化能力,降低用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出台《大连市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系统梳理预制菜全产业链条,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针对企业提出的科技研发、标准体系建设、宣传推广等方面政策诉求,形成了系统化、清单化的11条支持措施,从壮大产业集群、扶优加工企业、强化科技赋能和标准化建设、拓宽营销渠道、创新金融服务方面对我市海鲜预制菜产业进行全方位布局、全产业链发力,激发预制菜主体的市场活力,培育壮大我市海鲜预制菜头部企业。
积极组织相关委办局、高校、头部企业和市预制菜行业协会从基础通用标准、规范标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等多维度布局大连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完成预制菜5个地方标准立项及专家评审工作,指导市预制菜协会征集并组织立项7项团体标准并已通过专家评审。在省内率先制定出台《大连市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市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无据可依的问题,明确了预制菜定义和品类划分,规范了市场准入条件。
科技支撑 创新求变
在长海县壮元海海洋牧场岸边,渔民正将养殖笼里的海胆、牡蛎分拣装箱,供应市场。作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这片近万亩的海域包含了浮筏、网箱、底播等多种养殖模式。据壮元海生态苗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刚介绍, 休渔期间,牧场每天上市扇贝等各种海鲜约10万斤。近几年来,公司和大连海洋大学开展技术合作,让品种更新升级,成活率也提高了10%左右。
2022年1月11日,大连市首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中唯一的水产项目——扇贝种质创制及绿色增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大连海洋大学正式启动。该项目是由大连壮元海生态苗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水产科学院揭榜,旨在改善目前扇贝种质,提高扇贝成活率,提高大连地区扇贝养殖效益。该项目将实现模式创新,在揭榜挂帅新模式中,引入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等制度,实现企业牵头,多学科、多领域科研力量协同攻关。孙刚告诉记者,扇贝是辽宁、大连地区传统优势品种,经过30多年养殖,扇贝产业面临种质退化、环境变化、养殖模式落后、成果推广困难等主要问题。本项目将从扇贝种质创制和优良苗种繁育和推广、绿色增养殖技术设备创新和扇贝基础研究三大领域取得突破,三年内改扩建扇贝育苗示范水体5万立方米以上,繁育扇贝优质新品种苗种100亿枚,规范化、标准化养殖模式生产示范5万亩,良种覆盖率40%以上。
通过海洋科技有效带动,全市海洋产业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大连正在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深耕海洋牧场,从浅海走向深蓝。到目前为止,全市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8个,居全国首位。创建国家级原良种场4家,省级水产原良种场21家,涵盖刺参、皱纹盘鲍、虾夷扇贝、黄海胆等15个品种。
加大改革力度 促进三产融合
6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确定大连长山群岛旅游度假区等22家旅游度假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连长山群岛旅游度假区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首个群岛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十四五”以来,长海县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全力推动捕养转型升级,提升水产品精深加工,融合渔旅特色休闲渔业,打造渔业经济新格局,推进长海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展海洋牧场建设功能,促进三产融合,大力发展休闲海钓产业。全县共办理新型休闲海钓船349艘。实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投放人工鱼礁15.9万块,涉及海域面积达20.2万亩。通过增殖放流、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等生态修复措施,优化海域生态环境,增殖和保护长海的渔业资源,为休闲海钓产业提供有利条件,为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据了解,以全国首个群岛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为契机,长海县未来的海洋牧场建设将突出生态优先、陆海统筹、三产贯通的发展战略,实施多营养层、立体综合养殖、人工鱼礁增殖、贝藻套养、渔旅深度融合的现代化生态高效渔业发展模式。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优化长海县海洋产业结构、提升海岛竞争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实现长海县海洋资源向产业、经济资源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