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粮仓”收获忙 应季海鲜品类多

伏季休渔期大连海鲜不断档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李小华

暑期来临,大连又将迎来一年中最火热的旅游旺季,吹着清爽的夏日海风,洗个清凉的海澡……广大游客在大连消暑避夏的同时,自然少不了吃一顿质优味美的大连海鲜。眼下正是伏季休渔期,但品种多样的养殖类海产品让大连的海鲜市场依然品种丰富,全市55万公顷的海产品养殖,保障伏季休渔期的大连海鲜不断档。

市场应季海鲜丰富多样

位于中山区的桃源市场是市区内市民购买海产品的主要农贸市场之一,该市场内总共有178个摊位,其中近半数摊位常年销售各种海产品。虽然正处在伏季休渔期,但市场内的海产品依然很丰富,除了少部分鱼虾冻品,各种养殖的虾和贝类产品应有尽有。在市场内经营了十余年的小胖海鲜负责人小爽告诉记者,目前他们销售的海鲜有十几个品种,其中海胆、蝼蛄虾、基围虾都是7、8月份的应季海产品。

大连紫海胆是我市特别有名的海鲜品种,每年的夏季都是紫海胆开始准备产卵的时候,因此这个季节的紫海胆肉多汁少,味道格外鲜甜。三伏天里正是蝼蛄虾准备繁殖的季节,这个季节的蝼蛄虾都带籽,新鲜的蝼蛄虾一般大连海鲜市场上的零售价在一斤50元左右。蝼蛄虾有股独特的香味儿,用来辣炒或清蒸都很美味。基围虾因为这个季节产量大,价格也从年初的200多元一斤降到七八十元一斤。

另外,从7月初开始,产自复州湾盐场的“盐田虾”陆续上市,8月份是“盐田虾”的上市高峰期。记者在市场内看到,根据大小不同,“盐田虾”价格在每斤25元到45元左右。由于养殖区盐分高,活蹦乱跳的“盐田虾”味道鲜美,没有一点儿土腥味儿。

除此之外,新鲜的鲍鱼、海螺、扇贝、生蚝等养殖类海鲜随处可见,并根据大小不同进行定价。海鲜摊主说,这几种海鲜是外地游客的打包首选,旅游高峰时,几乎每天都有游客来购买新鲜海鲜打包带走。

“蓝色粮仓”收获正忙

在长海县壮元海海洋牧场岸边,渔民正将养殖笼里的海胆、牡蛎分拣装箱,供应市场。作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这片近万亩的海域包含了浮筏、网箱、底播等多种养殖模式。据壮元海生态苗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刚介绍,伏季休渔期间,这里的海鲜上市量每天在10万斤左右。海水养殖是长海县支柱产业,全县已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8个,占全市的64%。伏季休渔期,各海洋牧场迎来生产和销售旺季。兴国金茂海产品公司每天扇贝和生蚝捕捞量达20万斤,一部分以鲜品形式直接销往市内,另一部分被加工成冻品和干品,销往全国市场。

我市各水产养殖基地也抓住机会,保障休渔期市场海产品供应。大连天正实业有限公司大黑石基地,利用循环水技术实现海水鱼工厂化养殖,伏季休渔期有10万多尾的牙鲆鱼、多宝鱼长到1.5斤以上,可以进入市场销售。现在,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水产经销商前来上货。据天正实业大黑石养殖场技术员孙群汶介绍,休渔期销售量相对比较大一些,占全年销售量40%左右。

我市海域资源丰富,海水养殖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目前,全市海产品养殖面积达55万公顷,以海参、鲍鱼、海胆、扇贝、生蚝、鱼类等品种为主。

多个品种养殖产量全国领先

海水养殖业是大连渔业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发展核心,全市海水养殖规模、产量和水平均处于全国沿海城市前列。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海水养殖逐步由传统近岸粗放式养殖向现代化科技型养殖转变,在保障民众生活需要、提高渔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我市海水养殖产量全国领先,全市水产品总产量260.7万吨,其中养殖产量217万吨。海参年产量8万余吨,产值120亿元,约占全国28%;虾夷扇贝和裙带菜产量占全国90%左右,是我国虾夷扇贝和裙带菜的主产区;而大连紫海胆则是我市特有的海胆品种。

目前,我市已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8个,居全国首位。创建国家级原良种场5家,省级水产原良种场21家,涵盖刺参、皱纹盘鲍、虾夷扇贝、黄海胆等15个品种。作为我市优质海产品产地,长海县是我市扇贝和海螺等海产品养殖的主产区。近年来,长海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所辖陆地和海域总面积为118万亩,其中主导产业海螺和扇贝养殖的面积达101.4万亩,年总产量24.4万吨,其中扇贝产量22.4万吨,海螺产量2万吨,实现总产值81亿元,两大主导产业规模产量效益居全国各沿海地区同类品种养殖产业首位。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