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市市场监管局打好“组合拳”
助力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日前,某国际知名咖啡连锁品牌,顺利完成了大连第31家新店的登记注册。此前,因该品牌中国区负责人长期不在国内办公,导致相关授权签字材料无法及时提交,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采用“云服务”模式,以“暂收电子版材料+后补材料原件”的容缺受理方式,帮助企业快速完成了注册登记。“多亏了有这样的好制度,我们才能这么快办好执照。”该品牌中国北区政府事务经理专程来连时说,并为我市营商环境点赞,为市市场监管局高效的审批服务送上锦旗。
这是市市场监管局推行优化营商环境践诺举措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锚定“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目标,坚持以企业群众满意为“金标准”,打好职能“组合拳”,全力推进监管既“无处不在”又“无事不扰”,做到“让守法者没有难办的事,让违法经营者寸步难行,让人民群众放心满意”。
实施“效能监管”
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办理行政审批的人总爱问一个问题:“这件事什么时候能办完?”这种对行政效率的诉求,在市市场监管局有着明确的答案:材料齐全即办。该局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急难愁盼问题,将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让经营主体“少跑腿,不耽搁”,作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围绕企业“准入、准营、退出”各环节,全力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通过“小切口”实现行政审批效能“大提升”,做到让守法者没有难办的事。
集成服务,压减审批时限。在全省率先实现“开药店一件事一次办”,企业提交一次材料,监管人员去一次现场,就可一次办好药品(零售)经营、医疗器械许可等所有证照;目前,正推动“开办餐饮店”“企业信息变更”和“企业注销登记”等更多场景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修改更新《办事不找关系指南》;对涉及市场监管61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公开“晒权”合规指引清单,经营主体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通过PPT讲解、短视频演示等,让服务事项易读、易懂;对风险可控、纠错成本低的非关键要素材料实行容缺办理;采取提前介入、告知承诺等举措,实现进厅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压缩至法定审批时限的40%以下。让数字赋能、资源共享,通过坚持“网上办”等服务,推动“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集成化审批转变。通过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免费帮办等小切口服务,让政务服务高效贴心、惠企利民。
并联审批,优化退出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大连市经营主体歇业备案实施办法》,服务经营主体歇业蓄力。简易注销范围扩大到企业分支机构和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推动经营主体注销、社保注销、公章注销、公积金注销等一般性注销服务由“串联”办理转为“并联”办理,实现多项注销业务网上办、一次办、高效办。
逆向服务,提供免费帮办。创新性地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工作人员从企业和群众视角,亲身体验办事全流程,更加直观地感受审批事项覆盖全不全、办事流程顺不顺、服务体验好不好,及时发现问题并高效处置,从而实现“体验、反馈、优化、评价”的工作闭环。制发政务服务暖心清单,持续推进“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延时服务”等各项制度,将“全过程、全覆盖、全免费”的帮办代办服务融入审批全链条。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提供服务2万余次,帮办代办服务7915次,周末不打烊、延时、上门等服务69次。
实施“和谐监管”
坚持靶向发力助发展
7月23日,由市市场监管局和市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主办,大连市助力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暨“政银助企 百亿送贷”授信活动启动。现场向“大连市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发展服务公益律师团”授旗,向首批39位公益律师颁发证书;为“大连市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发展服务之家”授匾;为“大连市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发展服务总站”揭牌;联合4家金融机构与18家行业协会现场签约授信,总额达108亿元。标志着我市市场监管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将进一步换挡提速乘势而上。
今年初,市市场监管局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30条新举措,解企业之需、发展之困,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全力激发市场活力,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支持经营主体提质减负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效。
依托“质量基础设施+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助力“建圈强链”,目前,已编制“质量基础设施NQI+知识产权IP”一站式服务(政策)项目清单,设置服务项目39个;通过“入园惠企”行动等载体,大力推动惠企政策落地,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拓宽融资渠道,质押融资笔数占全省笔数的60%;发挥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等优势,牵头辽宁沿海六城市知识产权深度合作谋共赢,也使自身快速发展,专利开放许可工作走在全国前列;13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万人拥有38件有效发明专利的数量全省领先;通过加强金融领域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等举措,帮助企业减负;通过多方、多部门联手创新方式方法,打造企业之家,探索建立“中小微企业ICU”机制及办法,帮助企业纾难解困过难关;通过升级全省首创的大连市场监督管理涉企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引导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实施“阳光监管”
彰显执法力度和温度
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打击电子作弊秤专项整治等执法行动,全力维护市场秩序,守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坚持以法治为根本、以信用为基础、以数字化为手段,创新监管执法方式,提升监管执法效能,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让违法经营者寸步难行。
创新监管举措,紧盯风险源头治理。强化源头管控,在全国首创FMEA食品风险管理制度,为全市1900余家食品生产企业精准识别和有效防控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提供新路径;在全市食品生产监管领域实施“预警触发式”监管模式,提升地产食品质量安全;推动全市1047家幼儿园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可视化监管,实时监控,提升监管效能;推动日常消费量较大的乳、肉、蛋、白酒四类在产食品生产企业全部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让老百姓的“饭碗”端得更稳更安全;引导全市80%农村食品经营店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在省内率先建设“食安云”培训平台,已线上培训1732家学校食堂及27家校外配餐单位5755名食品从业人员;组织全市首批8315名校园食品安全监督员上岗,形成社会各界有序参与、有力监督的共治格局。加强重点药品、医疗器械监督抽检监测力度的同时,在全省率先探索网络抽检。针对重点工业产品,建立问题产品“问诊康复”机制。加强游乐设施、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杜绝设备“带病运行”;深化电梯筑底行动,申请开通电梯应急处置服务电话“96333”,建成市级电梯应急处置监控中心。
深化包容审慎执法,扩大“柔性执法”覆盖面,做到文明执法、温度执法。继续对登记注册、网络监管、广告监管等16个领域、111种情形纳入“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对136种情形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对11种情形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开设信用修复网办渠道,实现线上申请、远程审批,提高信用修复工作效率,压缩办理时限40%以上。全市累计完成信用修复2471户,帮助经营主体纠正失信行为、激发竞争活力。
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着力纠治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清理违法设定或者以备案、登记、年报、认定以及其他任何形式变相设定或者实施的行政许可,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严厉打击欺诈宰客行为,对涉及欺诈宰客的投诉举报,均转入“诉转案”调查程序,一经查实严厉惩处,并督促市场开办方承诺依法清出市场;特别是对电子秤作弊违法行为零容忍,强化“人防”与“技防”并举,实现所有农贸市场100%设立公平秤,所有计量器具100%强制检定,在全市水产品市场推行“明秤”工程,守好群众“心头秤”。
攻微小而成大器。市市场监管局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坚持事事谋划在先、落实在细,重点聚焦优化就业创业“便利度”、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推动放心消费“认可度”以及提高服务发展“精准度”四个方面,以更加务实的硬举措,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文字:井惠群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左莹
资料:大连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