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团结奋斗精神为翼 锻造挺膺担当的时代新人
〚时劲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述高度概括了团结奋斗精神是党同人民群众在爱国情怀的牵引下,以善于团结和敢于斗争的自主自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而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品质;深刻揭示了在新征程上,团结奋斗精神将继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代中国青年的成长期与奋斗期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程高度重合,身负“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的殷切期盼。立足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团结奋斗的实践,把握团结奋斗精神的价值意蕴,以团结奋斗精神夯实青年善于团结、敢于斗争的品格,厚植青年爱国情怀,激发青年使命担当,既是实现青年自身价值的必然举措,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要求。
团结奋斗精神涵养青年善于协作、敢于奋斗的品格
当代青年生逢其时,他们拥有广阔的舞台来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其主流价值观展现出刚健有为、包容进取的积极态度。青年阶段正是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来自学业、就业、情感、社会认同以及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压力与困惑,这些因素极易导致他们产生懈怠和消极情绪,“躺平”“摆烂”“享乐”等词语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消极心态。要破解青年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与难题,就应挖掘百余年党史中蕴含的团结奋斗精神并从中汲取力量,涵养青年善于协作、敢于奋斗的品格。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依靠团结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越牢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就越顺利,实现民族复兴的合力就越大。对于青年而言更是如此,团结奋斗的精神,除了坚定的意志之外,更为关键的是付诸实践。例如,四川木里年轻的森林消防员们勇敢无畏、勠力同心,用青春热血阻挡山火的蔓延;中国科学院大学潘巍峻教授带领平均年龄只有27.2岁的研究团队历时6年,在国际上首次揭秘新生造血干细胞归巢。他们的青春因团结奋斗而焕发出最为绚丽的光彩。团结奋斗精神不仅具有价值导向作用,更承载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它已经成为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
团结奋斗精神厚植青年爱国主义的情怀
团结奋斗精神为培育青年爱国主义情怀充实了教育内容,要深刻把握对团结奋斗的内涵和意义,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精神支撑、注入实践力量。对于青年一代而言,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离不开对团结奋斗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践行。在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群体以团结的姿态挺身而出,全国民众亦随之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一曲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百余年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在中国青年群体中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一批批富有朝气、敢于创新的青年,他们秉持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坚定信念与卓越智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实践中,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注入了青春活力与不竭动力。
每一代青年均承载着独特的时代机遇与崇高使命,需在各自所处的历史条件下,精心规划人生道路,勇于担当时代重任,矢志不渝地报效国家。踏上新征程,团结奋斗的精神再次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启迪青年应将个人的爱国深情与报国壮志,转化为实际行动中的精诚团结与不懈奋斗,持续锤炼并升华这一精神伟力。广大青年应以此为动力,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团结奋斗精神激发青年的使命担当
团结奋斗既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法宝,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动荡变革期如何继续创造历史伟业的答案所在。团结奋斗精神始终展现出强大的号召力与感染力,它深刻启示着广大青年,应将个人之小我积极融入民族之大我中,不负韶华,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从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到抗日战争“打日本,救中国”,从“把青春献给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再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新时代强音,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新征程,青年要勇当先锋、勇挑重担,但更重要的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甘于奉献;工厂车间,青年工人严谨细致,诠释“中国制造”品质;沙漠腹地,青年治沙人运用科技,注入治沙造林新活力;城市街头,快递小哥与外卖骑手风雨中穿梭,传递幸福与温暖……这都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以团结奋斗精神作为核心导向,既是实现青年自身价值的必然举措,也是锻造挺膺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
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将团结奋斗融入高校思政课“1+5+3”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批准号为L22BSZ03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辽宁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