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不足、资源紧张、内容单调……

老年活动室该“活”起来了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杜迈 明璿

“老有所乐”是众多老年人的美好愿景,但一些市民向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舆监中心反映称:其居住地附近的老年活动室近年来一直处于关闭状态。记者调查发现,我市部分老年活动室已沦为摆设,而正在开放的活动室普遍存在场地资源紧张、开放时间有限、设施配置基础化、专业指导力量薄弱、活动内容单调等问题,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娱乐需求。

场所不足是首要难题

市民李女士说,自己家住甘井子区椒金山附近。其住处附近本有一家老年活动室,但后来却关闭了。记者采访获悉,该活动室原为国营企业为附近居民开设的活动中心,受疫情影响关闭后至今未能重新开放。此类现象并非个例,近年来,众多原本由国企为员工及其家属提供的休闲娱乐场所,已逐一淡出公众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综合化的社区活动中心。

记者采访获悉,截至2023年底,大连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82.69万人,占比高达30.01%。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老年人活动场所不足成为了普遍问题。

在沙河口区天兴社区,退休老教师组建的民乐团因周边缺乏合适的活动场所,只能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展活动,面临噪声问题引发的居民投诉。西岗区站北街道胜利街附近的老年人也有同样的困境,为此社区与铭仕养老院联手,提供较大的隔音场地开展娱乐活动。记者还在采访中发现,一些社区的老年活动场所设施简陋,因缺乏经费无法提供空调等硬件设施服务,使用率极低。家住西岗区优豪斯小区的老人反映称,小区老年活动室供文化娱乐的设施零星可数,平时他们基本不去。

内容单调精神难有寄托

记者在走访高新区七贤岭街道山园社区服务中心时了解到,目前该社区在民政部门注册的文体队伍有8个,较为成型的超过30个,每年举办大小型活动近百场,切实地让老人们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和幸福感。

然而,并非所有的社区活动中心都有如此丰富的活动。甘井子区促进路附近一家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提供房间给周围热爱民乐的老人们进行器乐练习,可因为场地有限,无法开展其他文化休闲活动,来活动中心的老人越来越少。在许多老旧小区,老年活动室都只能提供阅读、打牌等服务,内容单调,组织的文体活动屈指可数。许多老人感慨,在这样的老年活动室很难从精神上找到“归属感”。

众多老年人期盼“家门口学习”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大学的兴起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不少老年人希望,社区老年活动室能提供类似这样的学习班,让他们能在家门口学习,但目前我市还很少有“家门口的老年大学”。

“我们模特队上过辽宁春晚,想更进一步就需要专业培训。”市民孟阿姨是高新区七贤岭街道山园社区模特队的领队。她说,老年模特队一直苦于缺少专业指导。队员们希望社区老年活动室能提供这样的培训机会,但目前还不太现实。记者在中山区石葵街道、甘井子区甘井子街道、沙河口区李家街道走访时,发现许多社区老年居民都希望在家门口就能接触到专业的文艺、美术等指导,以便更系统地学习和展示。

在西岗区人民广场街道长春社区,记者发现了一种能够有效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的新模式——“创龄社区公益老年大学”。项目负责人扈明涛介绍,该项目是以青年志愿者教师为主体,深入社区赋能老年文化教育,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展示舞台。虽然“创龄社区公益老年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社会负担,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但对于快速增长的老年群体而言,仅这一个公益项目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想实现在家门口接受老年教育,需要更多公益组织和志愿力量下沉到社区,让老年人真正享受“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