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成效 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必要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2023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会同市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聚焦“关键小事”,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努力推动提升我市垃圾分类成效。截至2024年8月底,我市辖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9.21%。在住建部考核中,我市跨入全国第一梯队,并始终保持东北区域首位。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吉存
建立高位推动、分级负责领导调度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早在2017年,我市就成立了全市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统筹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有力保障我市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强化协调调度,专题谋划部署垃圾分类工作,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协调解决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有效做好分类工作支持、保障。加强统筹推进,市分类办先后制定出台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年度方案和任务清单以及工作标准等制度文件,严格督导考核,实行靶向通报和后进单位约谈机制,强化以督促行、以督促效。
建成较为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终端处置体系。市城市管理局把终端处置作为分类工作“先手棋”“硬标准”,三年时间将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从51%提升至79%,厨余垃圾处理能力提升了87.6%,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市辖区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做好当前供需匹配,全市运行焚烧处理设施5座、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设施5座、生活源有害垃圾集中处理设施1座,累计处理能力6519吨/日,基本满足垃圾产生量需求。长远谋划推动终端建设,加快推动中心城区厨余垃圾处理、金普新区焚烧发电一期扩建、瓦房店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3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预计新增各类垃圾处理能力1850吨/日。全域统筹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解决垃圾源头产生与处理设施布局的供需矛盾,在旅顺口区、普兰店区、长兴岛等地区试行跨区域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共享模式,最大化提升现有终端负荷率。
提升生活垃圾分类运输保障能力。市城市管理局把做好分类运输作为群众评价垃圾分类的“试金石”,先后构建了“不同车辆、不同外观、不同去向”的“三不同”运输体系。保障车辆设施运力,全市城区通过购买服务、政府采购等方式,配备各类运输车辆996台,总运输能力达1.2万吨/日,较好满足源头收运要求。规范收运作业管理,出台运输车辆喷涂规范,明确了车辆外观设置,消除市民对垃圾混运的顾虑。加强垃圾收运全过程管理,依托数字化监管平台,组织中心城区厨余垃圾车加装定位和计量设施,对收运全流程实施监控调度,确保源头可查、去向可溯。
加快完善生活垃圾收集体系。按照“标准统一、便于投放、规范高效、干净整洁”的原则,推进我市分类收集体系规范化建设。推动分类收集体系全覆盖,在全市居民小区、公共机构、经营区域和公共场所按照“四分类”要求,基本实现垃圾收集设施规范化设置。实施垃圾点位品质提升工程,去年建成标准化垃圾厢房438座,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建成标准化分类厢房1000座,并对垃圾箱桶私设、乱设、管理缺位实施严格整治。有效衔接分类收集、运输,厨余垃圾实行记账式管理、专车收集、定点处置;其他垃圾经由压缩处理后定点焚烧;有害垃圾以区为单位进行收集贮存,由生态部门组织专车转运、联单式清运;可回收物通过源头流动回收,统一打包送至再生资源循环系统。
推动居民精准投放体系建设。以生活垃圾分类样板小区、样板单位创建和“不落地”街区试点为重要抓手,形成“以点带面”“以面连片”的工作局面。去年实现了251个居民小区厨余垃圾的有效分出,368个单位进入每周红榜榜单,在5个街区实施垃圾“不落地”试点,高新区新新园“不落地”街区被国家评为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优秀案例。通过各方努力有效扭转市民对“分不出、混着运”的普遍认知,并形成了样板小区创建等可复制推广的宝贵经验。通过“三方考核、红黑通报、月度排名、强化督导”方式,在社会上广泛发动造势,并加大垃圾分类执法处罚力度,建立案件线索移交和定期通报机制,强化警示教育和媒体曝光。
党建引领营造全社会垃圾分类新风尚。我市城管、教育、文明办等部门密切联动,营造全民参与良好氛围。坚持“小手拉大手”,开展垃圾分类百家校园齐行动活动,将垃圾分类纳入“开学第一课”,实现进教材、进课堂“全覆盖”。发挥志愿者在垃圾分类工作中重要作用,2023年8月,我市成立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总队,半年时间招募垃圾分类志愿者1万余人,立项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项目4个,参与志愿活动达280万人次。打造垃圾分类“小浪花”成长计划特色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市城市管理局、团市委、市精神文明办组织开展“爱我大连,海上环卫”活动,近万名志愿者及20余名市级典型参与。挖掘、培树基层分类典型,深入开展“寻找大连垃圾分类达人”系列活动,树立全国分类达人3人,发展垃圾分类公益讲师17人。积极参与全国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选派家庭代表辽宁在全国垃圾分类知识家庭赛中取得第二名佳绩。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全周期培育 促进社会分类习惯养成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吉存
近年来,大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全周期培育,走出了有益探索之路。大连市将以“全社会文明习惯养成”为目标,下足“绣花”功夫,践行初心使命,持之以恒推动形成垃圾分类“新时尚”。
厚植基础“土壤”
完善全周期管理新机制
大连市坚持系统思维,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机制。突出制度先行,构建总体政策体系。建立了以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为主体,将垃圾分类要素内嵌至基层治理条例、志愿服务条例、教育督导条例等法规,列入社会事务进校园、网格化管理、基层治理评价、为民办实事以及联合行政执法5个清单,并配套多个制度文件的政策体系。系统化推进,构建全链条分类硬件体系。做实分类处置链条,建设一批“两网融合”厢房,实施收运全流程数字监控,推行分类车辆强制规范喷涂,探索发展东北寒冷条件下厨余垃圾生物降解及协同污泥处理技术。突出精细化保障,构建宽严适度监督体系。建立“市级+区级+专业机构”及覆盖行业的评估体系;强化结果运用,靶向奖励优秀物业企业和一线工作者,吸引全市近70%的物业小区加入样板小区打造行列。坚持善意沟通执法理念,采取“首违教育、次违改正、多违处罚”递进式措施对相对人进行宣教,有效遏制违法行为。
深植分类“种子”
推行全周期培育新方式
深耕“培养一代、走出一代、引领一代”理念,完善垃圾分类进校园机制。 覆盖全学段,分学段编制教材,树立“开学第一课”品牌,开展“百家校园齐行动”活动。在幼儿教育阶段,让娃娃通过游戏知晓分类知识;在义务教育阶段,让孩子通过用可回收物换奖励等方式树立分类意识;在高中教育阶段,利用团组织活动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分类习惯养成;在高校教育阶段,吸引广大青年参与志愿服务。联动“家校社”,组织分类讲师进校园宣教,组织学生进终端体验、进家庭督促、进社区服务,串联“家校社”。示范带全局,用典型示范带动全教育系统垃圾分类工作。推行“一校一品”建设,选择硬件条件突出学校,建成27个校园宣教基地。选择学习氛围浓厚的学校,将垃圾分类元素融入文化课、应用题中吸引学生。选择学雷锋示范校,用党建团建带动学生深入社会开展志愿服务。
浇灌“文明之花”
打造全周期服务新品牌
打造接地气、有活力、受欢迎的“小浪花成长计划”品牌,探索新形势下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融合路径。创建“小浪花”品牌。系统建立具有地域特色又包含久久为功寓意的“小浪花”品牌。构建品牌、宣教、志愿者、社区、校园等6个项目板块,启动“小浪花”课程体系研发工程,成立专业工作室,围绕通用知识、志愿技能以及活动策划等内容设计课程。壮大“小浪花”声势。整合各方队伍,成立志愿服务总队,发挥全国分类达人引领作用,开展培育公益讲师和“寻找身边分类达人”项目。发布全城招募令,年招募志愿者1.5万人。发挥行业先锋队作用,组织“工匠杯”垃圾分类职工技能比拼,开通“分类生活号”地铁专列,行业协会发出分类倡导,加快绿色转型。深化“小浪花”社区服务。扎根基层,组织编写“垃圾分类社区工作者手册”;为基层提供“点单式”服务,组织文艺工作者将《垃圾分类,我志愿》等一批独具特色文艺节目带到基层义演;联合驻连高校深入网红景点、居民小区开展分类快闪秀、绘制垃圾分类“网红墙”等活动;创新设立“爱心分类银行”,将捡拾可回收物“以物换现”存入公益账户,定向资助困难环卫工人。2023年,志愿总队为社区提供“上门服务”5.3万场。
新闻链接
我市将精准发力,以提升主城区分类成效为突破口,带动全市整体水平提升。加快扩大“真分真运”覆盖面,力争建成样板小区500个并创建样板单位320个。针对垃圾收运体系方面短板不足,持续开展垃圾点位品质提升工程,计划利用2年时间实现全市垃圾点位的提标升级、全面改观。加强全方位分类宣传,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精准宣教。打造“小浪花”特色宣教品牌,突出“家、校、社会”联动。在地铁、校园、商圈等场所营造浓厚分类氛围。培育壮大基层分类达人和志愿讲师队伍。引导社会、行业、基层党员加入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分类宣传、桶前督导等实践活动,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