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网红城市“出圈”经验助力我市文旅产业发展

〚邹冠男 徐佳 孙岩〛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一决定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鼓励各地加强文旅融合,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如今文旅领域已成为城市之间比拼发展的赛场,全国旅游产业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各大社交媒体上也兴起了网红打卡的热潮。例如:大连在今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603.26万人次,综合收入72.09亿元,同比增长99.97%。国庆期间,大连4A级以上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35万人次,实现营收1.251亿元,同时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0%,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4%,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89%。

然而,大连文旅产业虽实现了自身的纵向进步,但由于一些因素的限制,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旅游资源和经济收益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衡,旅游产品未能充分满足网络时代衍生出的多元化需求等。大连文化旅游业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因此有必要借鉴其他城市经验,推动文旅业可持续发展、撬动区域整体发展,助力大连实现高质量发展。

多个网红城市为大连文旅产业发展提供经验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新媒体和自媒体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主动拥抱互联网思维,运用创新的营销手段,努力吸引更多的关注度。国内多个网红城市的爆火,为大连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经验。

特色风貌是城市出圈的“基点”。自2023年年底到2024年年初,哈尔滨以其全国独有的冰雪资源,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万名游客,哈尔滨的欧式建筑和“世界音乐之城”的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了独特体验。这些城市特色,借助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的网络平台,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搜索引擎数据显示,哈尔滨旅游市场热度同比上涨240%,主要网红景点中,冰雪大世界、太阳岛、极地公园等热度增长超过了400%。哈尔滨的爆火,说明了包装突出城市的地理特色、历史文化、人文环境、民俗风情等独特资源,是增强城市识别度、吸引游客的基础条件。

真诚氛围是文旅产业的“爆点”。2023年“五一”前后,山东淄博意想不到成了一个爆火的旅游城市。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淄博凭借以淄博烧烤为代表的美食文化,成为了互联网的热门话题。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3月份以来,全市烧烤商户日均接待13.58万人,而“五一”期间淄博旅游订单更是同比增长超2000%。这波热度使淄博成功增强了城市的品牌影响力。由此可见,城市在文旅方面软实力的建设,应充分考虑游客的精神需求,顺应当下年轻群体对个性化、创意化、临近化城市形象和旅游氛围的追求。

转型发展是多数城市的“痛点”。作为转型期的工业城市,哈尔滨和淄博凭借出圈机会,实现了一定的经济回升。但一时爆火之后,城市长期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相比之下,长沙作为快速崛起的热门旅游城市,近年来大力发挥自身“网红城市”“娱乐之都”的定位,吸引了多家知名风投机构在长沙投资,孵化出茶颜悦色、文和友、盛香亭、墨茉点心局等多个全国知名的新消费品牌,开辟了一个文旅向消费转型的可持续发展赛道。

关于大连文旅产业长效发展措施的建议

一是保持城市本真,避免过度追求流量。只有真正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保持城市个性和本真,塑造城市鲜明、有内涵的形象,才能长期吸引人气。相比于短期出圈爆火的城市,大连在文旅领域具有不受时间限制且形式多元、内涵丰富的文旅资源。因此,在开展城市营销过程中,应重在长期提升城市形象和活力,立足于历史建筑和山海景观,开发具有大连特色的打卡标签。应充分围绕大连独有的文化遗产,挖掘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开展历史重现演出等活动,以“南山穿越”“山海徒步”等IP打造特色旅游路线。如此,可基于本地特色资源,实现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避免噱头化包装导致口碑受损的同时,实现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及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长远目标。

二是立足环境提升,激励多方价值共创。文旅产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城市转型突破的重要路径,而非根本目的。在这一前提基础上,应充分考虑文旅这一第三产业对本地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带动作用。大连应发挥自身滨海度假胜地的优势,考虑将文旅设施扩大化、日常化,通过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与社会多元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投入资源改善本地环境和硬件基础设施,塑造文明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生活便利度。同时,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借助文旅发展的东风,加强文化遗产建档保护和标识确立工作,通过二维码接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全方位展示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和保护历程,提升市民和游客对本地文化遗产的认知度。

三是延长产业链路,引导成果持续转化。城市营销不能流于表面化运作,也不能只追求一时的数据排名,要与实体经济发展相结合。作为在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关键制造业领域具备全面产业基础的城市,大连应考虑如何借助文旅产业的热度,带动实体产业发展,提高城市在营商环境、人居氛围等方面的美誉度,从而吸引产业人才与投资向大连集聚,找到文旅产业的外延链路。具体而言,大连应发扬夏季达沃斯模式,吸引更多各类展会在大连设置长期或永久会址,为外地投资人提供与大连本地产业交流的机会、提高落户大连的意向;另一方面,应着力包装大连气候宜人、环境友好的城市个性,一方面吸引青年创业者集聚,另一方面开辟康养、养老等产业赛道,以新兴服务业长期固定文旅行业的短期效益。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编辑:高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