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八脉”

《大连市湿地保护规划(2021—2035年)》发布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杨璐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发挥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被誉为“地球之肾”。为立足我市实际,明确湿地资源底数,厘清湿地保护管理现状,构建全市湿地保护格局,日前,市政府网站发布《大连市湿地保护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为《规划》)。

《规划》主要介绍了我市湿地资源基本情况,其中包括我市湿地面积与分布、保护管理及利用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规划》,规划期共分为近中远三个阶段:近期规划为2021—2025年,中期规划为2026—2030年,远期规划为2031—2035年。根据大连市地形地貌和湿地特征,结合上位规划,构建了“三区(内陆湿地区、滨海湿地区、海岛湿地区)、八脉(碧流河、庄河、英那河、湖里河、大沙河、复州河、登沙河、浮渡河)”的湿地保护发展空间布局框架。

《规划》提出了保护修复重点。严格执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制度,实行分级管理,结合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方案建立健全湿地保护体系,到规划期末,新增国家重要湿地1处、省级重要湿地10处,新建省级湿地公园1处、小微湿地48处。通过退养还湿、海岸线修复、鸟类栖息地修复、海草床生态修复、海岛岸线整治、河道生态治理、库尾湿地修复等方式实施系列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建立了湿地资源储备机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基本实现平衡。

《规划》还提出,加强湿地科研体系和湿地监测体系建设,为制定湿地保护管理决策提供支撑,提高决策水平。规范项目选址选线制度,建立湿地利用管控机制,对湿地旅游、渔业和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