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不断增进中华文化认同 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孕育并成熟的,同时,中华文化的延续与转化也有力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筑与巩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增进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具有独特且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着力加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于新时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

以中华家国文化系牢

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感纽带

家国文化是中国人对家国关系的思想凝练、对家国同构的精神坚守、对家国情怀的文化表达。家国一体精神早已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构成了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根本支撑,且自然地成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感纽带。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都对生命抱有深沉的敬畏之心,对家庭怀有浓厚的依恋之情,对故乡存有恒久的归属之感,我们从各族诗词歌赋中均可体会到这种熟悉的孝悌之爱、思乡之情和爱国之心。随着各个民族交往的不断扩大和政治结构的日渐趋同,人们对小“家庭”的观念自觉地经由对家族、乡土的情怀上升到对大“家国”的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也在历史生成中逐渐将“家”与“国”自然地联系起来,把家视为国的基础,把国视为家的延伸,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因此,中华民族的“国家”观跟西方人较晚形成的与“市民社会”对立的现代“国家”概念截然不同,前者彰显的是宗族关系基础上个体与共同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同构一体关系,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家国”与“国家”同一性的认知理解,传递着中国人爱家与爱国相统一的原生情感。当这种共同的家国情怀迁移到更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和民族关系上时,各族人民就能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亲、宗教信仰,视中华民族为一个大家庭,中华儿女为手足至亲,中华民族为生命终归处。家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根基和爱国主义的源头活水,充分发挥其对于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感纽带作用,将大大助益中华民族大团结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

以中华一统文化夯实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很早就形成了一统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树一帜。从春秋战国时期起,各邦各国就追求一统天下的政治理想,自秦统一中国后,中华大地上便屹立并延续着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统一的不仅是地域、政权、语言文字和度量衡等,更深层的是在古已有之的一元本体论哲学思想之上确立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两千多年间纵有短暂的国家分裂和政权对峙,但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始终是主轴,天下统一的政治传统始终是主脉,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政治信念始终是主流。不管是南北朝时期的匈奴、鲜卑、羯、羌、氐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建立政权,还是北宋时期与宋并立的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无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无不摒弃分裂割据、分而治之的短见,无不秉持“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理念。“大一统”即一元为大,以一为尊,合多为一,以一御多,表达了在多样性中确立一元性的思想观念,体现了“多”与“一”“分”与“合”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国家统一、文明一体的价值追求。这样的大一统观念不仅是一种政治观、国家观,也是一种民族观、历史观,更是一种文化观和文明观。各民族加强对以大一统观念为核心的中华一统文化的认同,就是加强对中国这个共同家园的认同,就是加强对中华民族这个共同身份的认同,就是加强对中华文明这个共同成果的认同。

以中华和合文化培育

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精神动力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对待自然、对待天下、对待他人所秉持的一种认同和品格与包容态度,“和”即和谐、和中、和平之意,“合”即结合、融合、汇合之意,“和合”表达了和而不同、贵和尚中、保合太和、合而共生的文化理念。中华和合文化集中蕴含了中华民族关于事物差异性与同一性之间辩证关系的深邃智慧。古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突出强调了同和的前提是差异,差异的作用是促和,不同元素的相互结合、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能够促进全新事物的产生。这种和而不同、和而生物的文化内涵深深烙刻在各族人民的思想深处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文脉发端处。在中国历史上,地理方位、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和血缘世系各不相同的民族之间,曾不乏或短暂或连年的纷争混战,既包括中原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乱,也包括少数民族之间尤其是北方民族内部的征战,但历次战争的结果不是中华民族的分裂和中华文明的中断,而是新一轮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互鉴,中华民族愈发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容性更强的文明体,中华文明作为一个创新性更强的文明形态也愈益焕发巨大生机与活力。中华和合文化滋养下的各族人民向来乐于协和万邦、化干戈为玉帛,向来善于兼收并蓄、融通互鉴,向来勤于互通有无、互惠互利。民族复兴之路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离不开中华和合文化的创新转化,和合精神的发扬光大必将激发民族文化开出灿烂之花。

以中华大同文化涵养

各民族实现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

在传统家国文化、一统文化、和合文化基础上,中华民族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共赴理想社会的大同文化。大同理想最早由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作出系统阐发,它是在小康基础上追求实现更美好理想社会目标,构想“大道之行”后“天下为公”的美好生活。大道即自然法则,它统御天下九族四海、王土王臣,贯通人文公理,纲纪伦常,使所有弱势社会群体皆有稳定生活保障,并达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美好境界。因此,大同之天下,既至大而无外,又存异而趋同。在这种历史悠久的大同文化浸润下,中华各族先民同舟共济,向善逐同,世代倡导团结互助,休戚与共,不仅形成了政治共同体、民族共同体、文化共同体,而且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这成为中华民族物质经济发展、精神文化繁荣、生活和谐美好的坚实社会基础。历经一百多年的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千年梦想,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追求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文系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叙事对欧洲中心主义叙事的超越研究”(24CKS063)的阶段性成果。

(杨红柳 张瑞 作者分别系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