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实现危险废物100%安全利用处置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姜莹)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为有效提升监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该局创新建立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精准实施因企施策差异化管理策略,推动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制度落地。通过分级分类管理、智慧化监管协同发力,实现了危险废物100%安全利用处置。

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制度以环境暴露、废物特征、储存条件、技术水平、信息化程度、管理规范性等因素作为分级分类的原则,将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监管等级划分为高风险重点监管单位、中风险监管单位和低风险监管单位。建立分级分类管控企业清单,实施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监管单位清单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1697家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其中高风险重点监管单位3家,中风险监管单位81家,低风险监管单位1613家。

同时,针对不同环境风险级别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实行差异化管理。对高风险监管单位,每年通过省固体废物智能监管信息平台(以下简称省信息平台)及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子系统开展非现场检查评估不少于4次,适时开展现场检查;对中风险监管单位,每年利用省信息平台及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子系统开展非现场检查评估不少于2次;对于低风险监管单位,每年利用省信息平台及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子系统开展非现场检查评估不少于1次。

针对危险废物产生、入库和处置全过程,采用智能称重、二维码电子标签、视频监控、手持终端设备等物联网管理手段,实现“一码流转,数据共享”。目前,全市年产1000吨以上的38家产废企业、13家综合经营企业和1家医疗废物处置企业全部完成信息化升级改造工作,实现了危险废物产生、储存、处置全过程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