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访!瞧瞧这些“民声”都有啥回响?
编者按
文者,贯道之器也。新闻舆论监督,是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工具,而倾听民声,为民办实事,正是在本报开设《民生·民声》栏目之初衷,更是立足之本。今年本栏目推出以来,刊发舆论监督类稿件已达近百篇,反映的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民之所呼,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颇受好评。
事情有始当有终,当初报道的那些事儿,如今是否已得到了解决?老百姓的所诉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为了得到切实的舆论监督效果,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事,年终,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舆监中心推出本期年终特别策划,对部分栏目报道进行再走访。回访中发现,部分问题得到了解决或明显改善,而有的却不尽如人意——
脏乱差的马路市场整治 初见成效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卫巍〛
今年4月初,记者刊发了题为《马路市场脏乱差该如何解决》的稿件,报道了甘井子区龙华路和兴泉路附近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严重,在三兴果蔬批发市场周边形成了颇具规模的马路市场,导致交通不畅且安全隐患突出,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问题。已到年终岁尾,该马路市场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现状是什么样?日前,记者对此事进行了回访。
记者来到三兴果蔬批发市场看到,马路上寥寥几家摆摊经营的商户,人行道基本可以顺畅通行。住在附近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经常到三兴市场买菜,之前这里一直是人多、摊多,走路过身都难,后来经过市容整治,这里的面貌就大不一样了。但是每逢节假日,还是会有很多商贩随意找地方就占道经营,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这个地方进行长效监管。
据了解,甘井子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曾于今年6月组织开展了三兴市场周边市容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对占道经营进行集中清理。12月,区城管执法局再次组织大连湾执法大队、泉水执法大队开展了为期3天的强化整治行动,而后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目前大连湾执法大队、泉水执法大队分别安排人员进行常态的定点看守。但由于看管区域广泛,执法力量不足,尚不能彻底杜绝占道经营情况。
时隔10年 居民们终于陆续拿到了房产证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陆彤〛
今年4月,记者在本报刊发了《入住10年仍无证,这个小区的房产证为何如此难办?》一稿,针对甘井子区大化乾丰海景花园小区回迁户自2013年搬进新居之后,多年来办不了房产证一事进行了报道。近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追踪。
该事件概况为,大化乾丰海景花园小区共有904户居民,2013年至2020年年底,小区物业因房产证办理不当、墙皮脱落、物业费收取困难等因素撤出,其间904户居民均未能办理房产证。2020年年底新物业入驻后,陆续将其中的600余户经济适用房房产证办理完毕。但有两栋高层和两栋小高层的居民10年之久没有拿到房产证,这部分住户大部分属于回迁户。
4月份记者发稿时,大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了这部分回迁户的信息采集工作,房产证正在陆续办理之中。
至今,距记者发稿时已过去8个月之久。记者从居民张女士那里了解到,就在2个月前,她拿到了久违的房产证。记者从大化乾丰海景花园小区物业获悉,经过产权方、物业、业主委员会等多方的努力,目前除了使用权房主之外,另外200户回迁户中有160余户已经拿到了房产证,还有少数的回迁户因户主老人已经过世,子女存在遗产继承等具体事宜,或因夫妻离异产生的产权归属事宜,甚或是10年之内已经领取了其他政府补贴的回迁户,目前还在继续办理中。据记者了解,产权方和物业正在全力以赴做好收尾工作,让每户居民都能拿到房产证。
篮球场从“扰民”到“利民”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杨薪弘〛
今年7月初,本报刊发题为《惠民篮球场竟成扰民噪声源!》的稿件,报道了中山区解放路地铁5号线青云街地铁站C口附近的篮球场夜间打球扰民一事。近日,记者再次走访该篮球场,了解其整改情况和现状。
记者现场看到,场地内标示“篮球场管理规定”,当中明确了篮球场的使用规则与注意事项,提醒居民在使用篮球场时应遵守的规定。球场内,一位正在休息的市民告诉记者,现在篮球场有了专人管理,每天早8时到晚8时,有位大爷定时来开门和关门。中山区葵英街道光华社区的相关负责人称,自9月末篮球场再次恢复开放以来,未再接到附近居民有关篮球场半夜扰民的投诉。
记者从中山区葵英街道了解到,为确保篮球场的顺畅运作与居民的良好使用体验,街道主动邀请中山区文旅局,并联合地铁施工方以及移动、电信、联通、有线电视等相关单位,共同召开了4次协调会议,明确了各方责任,共同解决篮球场使用与维护问题。其中,地铁施工方对篮球场地面的井盖进行了两次维修,确保了地面的平整与安全。此外,为了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篮球场的灯光按照球场运营时间进行了合理调节,确保了打球时灯光充足,非运营时间保持灯光微亮,兼顾了打球者与居民的需求。
社区宣传栏部分有整改仍待进一步完善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刘源〛
今年11月,记者走访我市多地,看到本应是基层组织宣传国家大政方针,为居民提供政情、社情信息的社区宣传栏,却出现闲置陈旧、脏污破损等诸多管理不细致、不到位的现象。近期记者回访发现,上次报道中提到的部分宣传栏有所整改,但还有进一步改善空间。
12月12日,记者发现新水巷22-18号楼旁的“新时代楼院”景观小品被整体撤走,14-10号楼前曾斑驳脱落的墙画目前被统一刷成了白色,暂无新的内容。沙河口区西安路28号附近楼院中的宣传栏仍有两块没有内容,上面还被贴上了“专科”小广告。15日记者来到大胜街与不老街交会口附近,此处的宣传栏有所改观,褶皱掉落的三张小幅海报已撤走,贴在橱窗外被划花的宣传单也被清理干净,虽然内容还有空缺,但相较之前整洁了不少。
公交车司机“如厕难”问题有所改善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杨薪弘〛
今年4月,记者刊发了《如何解决公交车司机“如厕难”?》一稿,针对我市少数公交线路首末站的公厕欠缺,致使公交司机以及乘客在附近草丛中解决“内急”一情况进行了报道。近日,记者对此展开了回访,发现情况已有所改观。
大连博物馆西侧的18路星海广场终点站曾是如此的“尴尬之地”,如今情况已大不同。记者现场采访一位公交司机得知,18路公交班长与附近一商家协商成功,司机们已有了固定的如厕之处。
记者从大连公交客运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公交集团针对运营线路驾驶员存在的如厕难问题,通过与各运营单位联合深入现场调研,针对部分不具备建设公厕条件的公交首末站站点,在市总工会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采取了多举措专项规划与安排。一是通过租借邻近居民住宅20余处,作为调度室、休息室,同时可为一线职工提供如厕条件;二是协调地铁提供站台卫生间(如25路、812路梭鱼湾地铁站);三是积极沟通10路百合山庄站、11路和708路码头站、715路富民广场站等线路首末站附近的多家商铺借用卫生间,全力解决驾驶员如厕难问题。
牧城驿水库几经辗转终“澄清”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卫巍〛
今年9月,因周边企业非法排污,曾一度造成牧城驿水库水体变色,异味明显,本报对此进行过报道。几个月过去了,记者再次进行了探访调查。
日前,记者再次来到牧城驿水库。现场可见,经过治理的牧城驿水库已恢复了风景如画、碧波荡漾的美好景象。异味儿没了,漂浮在水面上的蓝藻等浮游物已不见踪影。
记者从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了解到,自发现水库被污染以来,街道坚持对水面漂浮的蓝藻组织打捞,共实施打捞32次,累计打捞蓝藻18吨。9月下旬媒体报道此事后,辛寨子街道按区政府统一安排,依据大连市生态环境局甘井子分局制定的水体污染治理方案,先后投入资金13万元,分批次播撒抑制蓝藻益生菌8吨,水底淤泥治理沸石2吨。通过播撒益生菌,使牧城驿水库水体得到了极大改善,至10月底,牧城驿水库已经看不到水面漂浮的蓝藻,水体颜色也由原来的绿色变得清澈。
近4个月以来,辛寨子街道安排街道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280余人次开展巡查检查;协调区生态环境分局及第三方检测单位,对水体环境、入库排口开展水质检测和污染物检测20余次。
据相关部门介绍,将进一步加大对水库周边巡查检查的力度,防止出现这类事件。发现类似违法行为,在及时制止并报告相关执法部门的同时,第一时间采取水体污染治理措施,防止水体污染。已协调大连市水务集团对牧城驿水库放水,降低水库水位。待水位降低后,对入库排口淤泥进行清理,防止淤泥中残存污染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与生物菌供应单位签订了采购协议,一旦牧城驿水库水质发生变化,及时播撒益生菌。
周边居民表示,希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不要让污染水源的事件再次发生。
行人过街请求按键有拆有换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婷婷〛
今年6月14日,记者采写了《一些过街请求按键为何“失效”》一稿。通过回访获悉,时过半年,稿件中提及的多处过街请求按键目前或已拆除和换新。
行人过街请求按键出现在大连街头已有二十来年,现在不论从功能需求的变化还是设备本身的折损来讲,都到了需要集中调整、更换的阶段。记者从大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科技大队了解到,对行人过街请求按键的运维工作是长期进行的,交警支队对行人过街请求按键进行及时修复破损、拆除停用设备、逐步优化设置等工作。
稿件刊发以后,交警支队又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对一批行人过街请求按键进行了换新或拆除。据介绍,交警支队有专门人员进行日常巡查,发现损坏的设备会及时进行更换。
星海湾大桥
垂钓常态化整治进行中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婷婷〛
本报今年11月1日以《星海湾大桥垂钓乱象为何难根治?》为题,刊发了舆监中心记者对相关情况的调查采访。此后在11月7日至11月13日,大连市城市管理局牵头组织西岗区城管执法局及相关部门,对在星海湾大桥垂钓的行为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治。
之前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星海湾大桥自投入使用以来,桥上垂钓现象屡禁不止,大桥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虽每次巡查桥面都会告知垂钓人员禁止在星海湾大桥垂钓,但收效不佳,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根治。
据介绍,本次集中整治工作结束后,星海湾大桥垂钓整治的常态化工作随即展开,执法部门将继续行动,杜绝桥上垂钓问题复发,切实维护市民人身安全,维护良好市容市貌。12月中旬,记者两度前往星海湾大桥,均未再见到桥上有垂钓者。市城市管理局也再次呼吁广大钓鱼爱好者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要在桥面垂钓,自觉避免安全隐患,共同维护良好公共秩序。
树灯矛盾得以解决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晓睿〛
今年9月,多位市民致电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舆监中心,反映行道树遮挡路灯的情况,记者在多方调查后采写了稿件《树灯矛盾该如何破解》。近日,记者在回访中看到,市民反映的树灯矛盾得到了大连市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管理处的积极回应,基本得以有效解决。
受访市民赵先生告诉记者,困扰他们的大树遮挡路灯问题在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的奔走调查后,辛寨子街道以及绿化相关部门立即采取行动,到现场调研,筹备修剪方案,对行道树进行了仔细修剪。
大连市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协调甘井子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制定相关方案,在多方协调努力下,根据大树的生长阶段和生态习性制定修剪方案,最终在多方的沟通协调下,积极解决了市民反映的问题。
相关部门对于超建问题正在走执行程序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刘占新〛
今年8月本报曾报道,金普新区小窑湾绿地香树花城小区部分业主与开发商——大连绿地新城置业有限公司就地下室的归属问题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业主反映,购买新房时,开发商曾承诺赠送地下室。开发商负责人则表示,15号、19号两栋楼的地下室是不赠送的,即使有售楼员私下误导消费者,那也是售楼员的个人行为,地产公司不予认可,他们将追究相关售楼员的法律责任。今年1月,开发商指派人手对相关的地下室设施进行拆除,给相关业主造成损失。冲突不断发生,半年时间业主报警近百次。
记者近日回访得知,遭到破坏的地下室仍然处于损毁状态,业主、地产、物业等方面都未加以利用。12月13日,记者电话联系大连绿地新城置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方未接听。随后记者多次联系绿地控股集团东北房地产事业部,也无人接听电话。
金普新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曾就此事给大连绿地新城置业有限公司下达过“限期改正违法行为”通知单,认定相关楼宇的“地下空间未按照建设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近日,记者联系上金普新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绿地香树花城小区地下室的归属问题,他们无权界定,但这些地下室全都属于超建,为此该局近期给开发商开出总额1000万元人民币的罚单,目前正在走执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