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环境互动戏剧《老酒馆》驻场演出开排

预计今年“五一”在大连东关街28号公馆首演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彭杭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月18日是寓意“万物新生”的雨水节气,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我市全新文旅项目——由市委宣传部指导,西岗区委、区政府支持,大连文化产业集团出品的沉浸式环境互动戏剧《老酒馆》也迎来了驻场演出开排仪式。仪式后,创作团队正式建组,将用两三个月时间改编剧本、合成彩排,预计今年“五一”期间在大连东关街28号公馆首演。

文艺精品与文化产业双向赋能

“一条街,大千世界万种风情;一壶酒,古往今来人间百态。”历经两年,大连文化产业集团将根据著名编剧高满堂同名电视剧改编的《老酒馆》搬上话剧舞台,以匠心打磨精品,一举斩获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证明了经典IP的永恒魅力。

话剧《老酒馆》获得成功后,大连文化产业集团坚定将艺术精品产业化的决心,创新打造“内容+产业”的融合模式,致力于塑造“老酒馆”全产业链品牌。2024年,集团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组建了由国家一级编剧廉海平领衔的优秀主创团队,邀请了来自苏州的沉浸式演出界专业编剧、导演联袂创作,大胆探索将《老酒馆》改编成沉浸式环境互动戏剧,在以大连话剧院专业演员为主要班底的基础上,面向社会海选新锐演员,为整个项目注入了新鲜血液。互动戏剧《老酒馆》以高满堂笔下鲜活的故事为蓝本,通过场景还原、角色扮演、线索解谜等创新形式,将老大连的市井烟火、民俗风情与家国情怀生动再现。“让艺术不止于舞台,更成为驱动企业乃至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这是文艺精品与文化产业的双向赋能。”大连文化产业集团艺术总监张荣荣说。

让观众从“旁观者”变为“剧中人”

“相比传统戏剧,沉浸式环境互动戏剧《老酒馆》打破了‘第四堵墙’,演员和观众零距离,所有的演出都在观众身边,观众可以看到演员的细微表情,还能在戏剧中获取自己的身份,参与到戏剧当中,并且能推动剧情的发展。”导演吴骏杰介绍,通过服装、场地等有机结合,可以让市民游客走进东关街28号公馆,穿越历史年代,在观看戏剧的同时,完成“剧本杀”任务,与演员共同完成一场演出。

饰演“老警察”的国家一级演员孙旭明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这种互动演出跟话剧的演出不太一样,它是更生活化的,情绪要更夸张、更外放一些,所以我们要跟着导演组好好学习。另外,我们是两套班底,A、B组轮换着来。”

以“老酒馆”沉浸式剧场项目为纽带,以“戏剧+街区+科技”为融合模式,一个“可参与、可沉浸、可传承”的文化新场景将在东关街构建起来,让游客化身剧中人,在解谜探案中感受历史,让市民在熟悉的街巷里得以重温记忆中的乡愁。

让东关街成为“文化+旅游”的创新试验场

文化为魂,街区为根;创新为翼,文旅融合。沉浸式环境互动戏剧《老酒馆》既是文化传承的创新表达,也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将让百年老街东关街成为“文化+旅游”的创新试验场,为文旅融合提供无限可能。

据介绍,东关街28号公馆已进入软景装饰阶段,将还原百年东关街风貌以及经典作品《老酒馆》中的场景,并围绕《老酒馆》IP,打造一系列沉浸式体验项目及其相关周边业态:公馆中心空地将重建老酒馆,营造复古氛围感和打卡点,让市民游客可以穿越百年大连街;公馆将涵盖茶馆、说书、轻食、沉浸式戏剧、国风酒馆等多重业态,开启“白+黑”体验模式;将打造《老酒馆》主题沉浸式展览馆,生动还原街景、警局、当铺、日式民居、餐馆、裁缝铺、邮局等场景,并通过戏剧、剧本杀游戏、实景还原陈列等方式与核心沉浸式戏剧联动,在展览馆展开支线剧情,丰富游客游览动线;根据《老酒馆》人物及剧情,将在东关街多处地标场所进行快闪活动;将设置主题文创商店,满足不同游客消费需求。

“《老酒馆》从经典IP到沉浸式戏剧的蝶变,不仅是艺术形式的创新,更是文艺精品产业化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我们将在完成首个《老酒馆》沉浸式演艺项目的基础上,打造可复制的‘老酒馆’加盟品牌,让大连《老酒馆》走出大连,走向全省、全国。”张荣荣说。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