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文明祭祀 有爱又暖心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徐婷
清明将至,缅怀正浓。为进一步满足烈士家属祭扫需求,大连市烈士陵园将于清明节期间(4月3日至4日)延续传统,开展“暖心祭扫·致敬忠魂”主题服务活动。
为解决烈士陵园距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的问题,陵园将继续开通“清明祭扫直通车”,烈属从即日起报名预约免费乘车名额。报名方式为,电话登记0411-39041195、微信预约13591754480。每位烈士限定3名家属,确保祭扫安全有序。报名截止时间为4月1日下午3时。报名成功的烈属,可以于4月3日、4日每日上午7时,在星海广场大连博物馆南侧乘车。
考虑到因故无法到场的烈属,陵园推出“代祭扫”温情服务,烈属可通过电话说明需求,陵园将安排专人对接,确保心意完整传递。“代祭扫”服务包括:代读家书、敬献鲜花、擦拭墓碑,全程庄严庄重。提供祭扫过程照片、视频,让思念“可视化”。同时,支持家属定制祭扫内容。
据悉,大连市烈士陵园作为我市重要的烈士纪念设施,今年是陵园自2015年对外开放以来,第七年为烈属提供免费接送、代祭扫等暖心服务,以实际举措传递社会对烈士家属的关怀与尊崇。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唐东丽
3月27日,辽宁省百家经营性公墓共建节地生态葬活动暨大连康养纪念园为孤终者续爱安“家”公益服务项目在乔山园区举行。活动以“爱在康养 情寄自然”为主题,通过一种绿色和谐、尊重自然的方式送别5位孤终逝者。
辽宁省百家经营性公墓共建节地生态葬活动自2023年启动以来,得到省内多个城市和公墓单位的积极响应,为数百位逝者提供了暖心的公益节地生态葬服务。今年,活动首次在大连举行。据了解,大连的节地生态安葬起始于1997年,从树葬到海葬、壁葬、花葬、草坪葬、归石葬、格位葬、壁葬……推行生态葬法多样化,为逝者提供回归自然的多元化选择。
为孤终者续爱安“家”公益服务项目开展于2023年的春天,由大连康养集团联合大连市慈善总会共同推出,旨在把党和政府对部分供养人员的关爱延伸至生养死葬的“最后一公里”。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唐东丽
近日,甘井子区机场街道民航社区开展了清明节文明祭祀宣传活动。活动期间,网格员走进各小区向过往居民普及文明祭祀知识,倡导大家采用鲜花祭祀、网络祭祀、植树祭祀等低碳环保的方式缅怀先人。同时,工作人员还耐心解答居民的疑问,呼吁大家摒弃以往陋习,不在城市路口、小区、广场等公共区域焚烧火纸,避免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唐东丽
日前,甘井子区椒金山街道金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为主题,依托居民网格群开展清明节文明祭祀线上宣传活动,通过发布《文明祭祀倡议书》引导居民践行绿色、安全的祭扫新风尚。
活动中,社区通过居民网格群、朋友圈等线上平台,向辖区2000余户家庭发出倡议,以鲜花祭扫、网络追思等低碳方式替代传统祭祀行为,提升清明节文化内涵。
近日,甘井子区周水子街道周强社区通过居民微信群推送倡议书,让文明祭祀的理念能够迅速、广泛地传递到每一位居民手中。同时,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小区楼院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地向居民讲解文明祭祀的重要性。不仅如此,社区还在辖区楼门内张贴祭祀防火安全口号,时刻提醒居民注意祭祀安全,摒弃传统陋习。并大力倡导居民采用鲜花祭祀、网络追思等环保形式来替代焚烧纸钱等传统方式,引导居民逐步形成文明、绿色、环保、安全的祭祀理念。许爽
清明节向来就有“清明至,食青团”的风俗习惯,金普新区光中街道社工站联合长兴路社区社工室近日组织居民开展“春意盎然,青团飘香”青团制作活动。光中街道社工站及长兴路社区社工室工作人员表示,举办此次活动不仅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更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增强社区凝聚力。孙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