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千余种渔业鲜品新品亮相“大连海鲜节”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李小华)大连的海参鲍鱼,上海的“海派洋鲜”深海鱼,山东的“一卤鲜”风干鱼,福建的特色烧烤鳗鱼,广东的三角镇生鱼……5月27日,2025亚太水产食品博览会暨第七届大连国际海鲜节(以下简称“博览会”)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盛大开幕。来自全球近200家渔业企业携千余种特色鲜品新品齐聚渤海之滨,各种地域标志性产品精彩亮相同台竞秀。

本届博览会展览面积达1.6万平方米,设有大宗交易区、品牌共建区、鲜烹研创体验区等特色展区,吸引了挪威北极甜虾、俄罗斯狭鳕鱼等国际水产品与国内品牌同场展示。精细划分的展区为来自辽宁、山东、上海、广东、新疆等全国近20个省区市的展商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也方便参观者系统全面地了解水产行业的最新动态,满足专业买家一站式采购需求,实现了“展品即商品、展商即渠道”的沉浸式交易闭环。

博览会上,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渔业鲜品和品牌联袂登场,开启全国特色渔业品牌主题推介会。通过“品牌故事传播+美食艺术呈现+互动感官体验”的创新模式,全面激活全国特色水产品牌价值。据介绍,哈尔滨寒地小龙虾攻克寒区养殖技术难题,形成“哈农科”标准化体系,成为黑龙江新质生产力典范;福建省连江县鲍鱼采用“南苗北养”创新模式,形成完整产业链,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广东省三角镇生鱼形成成熟产业链,苗种占据全国杂交生鱼苗种市场60%份额。

很多渔业新品也在此次博览会上首次登台亮相。来自山东的海浦食品凭借其独特的“传统鲁菜工艺+现代食品科技”双引擎模式,成为展会焦点。其中“一卤鲜”风干鱼系列作为公司开发的新品,首次参加亚太水产食品博览会便吸引众多采购商驻足品鉴。据海浦食品联合创始人刘芳介绍,海浦食品依托黄渤海丰富的野生鱼类资源,打造了从深海捕捞、现代化加工到终端零售的完整产业链。公司拥有智能化生产基地,年产能达5万吨,产品覆盖全国20余省,服务1500余家餐饮连锁企业及近千名新零售主播。此次博览会,该公司派出了30多人的团队参展。

据了解,为推进水产品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推动亚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健康发展,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已成功举办六届亚太展,聚焦亚太水产品生产与市场,关注全球水产业发展新特点、新趋势,在促进国际间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已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水产业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动态、新理念的展示合作平台。

在同期举行的主论坛“2025亚太水产品生产与市场展望大会”板块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亚太地区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及行业代表,围绕亚太地区水产品生产、贸易、消费等领域展开交流与讨论,并就真鳕、海珍品养殖现状及市场前景,帝王蟹供应链市场,海鲜产业投融资机会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研判。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