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大生蚝争分夺秒奔盒马

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卢真珍

图/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高强

生蚝、花蛤、蛏子、扇贝、海螺、鲍鱼、黄蚬子、白蚬子……近日,大连庄河海上盒马村的8款海鲜组团进了全国27个城市的300多家盒马门店。它们在盒马店有了统一的名字:39°系列。

从疫情下生蚝滞销时养殖户眼看着生蚝沉入海底的难过,到如今每天4万斤的订单养殖户忙碌的喜悦,短短几个月时间发生的大逆转,源于首个海上盒马村的建立。因为有了稳定销路,近日,大连玉洋集团将2亿只生蚝的种苗送出培育间,入海接受大自然的锤炼;因为有了订单农业,2000多户合作养殖户户均年增收10万元。

A  海上盒马村 每天供货近7万斤

大连庄河海域,位于鸭绿江与黄海交汇处,北纬39°,海域温度、盐度极其适合海产品生长,盛产生蚝、花蛤、蛏子、海螺、扇贝、海参等。

玉洋集团是当地海产品养殖的龙头企业,带动2000多户养殖户养殖生蚝。副总经理王迎春介绍,企业12.8万亩的养殖海域,年产能可达20多万吊,按平均每吊50多斤计算,年产能超千万斤。

可是,这么多的生蚝,疫情期间却让企业一筹莫展。今年3月下旬,上海出现疫情,城市启动静态管理。5月1日至今,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北京市暂停堂食服务。王迎春说,除了对接盒马外,集团还与500多家餐饮企业有业务往来,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物流受限、餐饮店闭门,大量生蚝遭遇滞销难题,“如果不尽快销售,生蚝就要面临在海里死亡和未来台风季的威胁”,王迎春说,“因为没有销路,养殖户只能眼看着生蚝沉入海底,却不能将其打捞上岸。”

今年4月,在生蚝养殖户最难的时候,盒马鲜生因为马上到来的“蚝荒季”在寻找货源,庄河的三倍体生蚝被盒马一眼相中,当即与玉洋集团签订订单农业,每天收购4万斤、约15万只生蚝,初步缓解了滞销难题。

6月19日,首个海上盒马村在庄河揭牌。盒马村建立后,庄河众多海产品开始出海远行。从最初的只有生蚝,到如今增加至8种海产品,平均每天为盒马全国门店的供货也从4万斤增至接近7万斤。

日前,记者来到海上盒马村的生蚝养殖区。养殖区位于深海,从庄河陆地出发船程约1小时,从海上的大王家岛出发船程约半小时。因为有河水入海,因此这里的微生物丰富,为生蚝提供了所需的食物,而且海水较凉、盐度偏低,是生蚝养殖的极佳“舒适区”。绵延12.8万亩的浮漂,被笼养成吊的生蚝,常年在海面下3米至13米泡“冷水澡”,至少要浸泡两年才能出海。

“起吊!”随着捕捞船上的一声大喊,3吊生蚝被拉出海面,随后一吊新鲜的生蚝倒在船上。捕捞工人现场豁开生蚝,每一个都差不多有一般人手掌大小,此时生吃的生蚝,最是原汁原味,鲜美至极。


B  妇女“斧头帮” 劲儿有地方使

岸边,四五名女性围坐在一起,周围堆满刚刚打捞上来的生蚝。她们戴口罩、裹头、戴手套、穿水鞋,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在烈日下一斧头一斧头砍生蚝。她们被称为砍工,当地人也叫她们“斧头帮”。在生蚝主产区的庄河大王家岛,有超过200位砍工。她们做的是生蚝上岸的第一步——用斧子砍去生蚝外壳的淤泥,并将长在一起的生蚝分成单体。

“斧头帮”几乎不抬头,也不太交流,因为稍不留神,斧头可能砍到手。刚捞上岸的生蚝,就是一块块泥,有的像石头一样,有时三四只生蚝连在一起。“斧头帮”要把粘连的生蚝分离,力道要是大了,壳就会被砍破;劲儿要是小了不顶事,必须刚刚好。

砍1斤生蚝挣两毛钱,平均年龄50多岁的“斧头帮”每天早5点上工,下午5点收工,差不多要工作12小时,一天下来每人能砍1000多斤。手速快的,能赚到二百四五十元。

疫情期间生蚝滞销,“斧头帮”“砍完上顿没下顿”。随着“海上盒马村”的成立,每天4万斤的订单让“斧头帮”恢复了生计,每天盼着船靠码头、吊车臂摆动。

C  生蚝从出水到运走 全程不超10小时

盛夏时节,海鲜运往全国,最大的挑战是“保鲜”。海鲜的死亡率很高,多耽误一天,生蚝死亡率就高达近30%。为此,从生蚝出水上船,到经过冷链车运走,全程不超过10个小时。

经过砍工分拣后,加工车间,要给生蚝洗澡。其中,在加工车间的流水线上,15分钟内就要洗四次。4条全自动生产线每小时能清洗、加工、分拣出1万斤生蚝。分拣线上,清洗干净的生蚝会自动被按照体重分装进2.5两、3两、4两、5两不等的箱子里,工人手动将生蚝壳上的附着物清除掉,而泥耗分拣线则智能分辨出没开口的生蚝,哪个里面有肉,哪个全是泥沙。

一位给生蚝“洗澡”的工人告诉记者,她每天工作10小时,旺季时工资能有七八千元,淡季也有四五千,虽然工作时得一直站着,“但是能有这样的收入,还有啥不满意的。”

“盒马的要求太严格了,每一道工序都有明确的标准,这样的精细化、智能化也为我们的品牌质量提出要求。”玉洋集团董事长于志洋说。

盛夏时节,海鲜跑长途不容易。海鲜运到数千公里外,怎么保证鲜活?据供应链负责人余凯峰介绍,3个月内,海上盒马村专门在全国建了18个销地仓,作为保鲜中转站。海陆空齐上阵,保证近地24小时内进店,远途次日达。

D  庄河特产通过盒马 有望走向全国

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盒马村模式,是一种有益实践。

6月19日,庄河市政府与盒马(中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随着合作的深入,庄河草莓、庄河蓝莓、庄河苹果、庄河大骨鸡等更多的庄河优质农畜产品,有机会通过盒马走向全国。

与此同时,庄河也进行着立体化的销售,线上加线下,发展海洋经济和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标准化”绿色农业、“集约化”特色农业、“品牌化”精品农业。

“海上盒马村”的成功,也是盒马将自身高科技力量化为优势,注入当地乡村产业振兴的大局。数字化可以应用到生产、供应、物流、销售、金融等全链路,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提升当地产业链整体效能和质量。盒马有望帮助庄河市打造一整条符合农村特色的品牌建设和产业链标准,探索可持续、可参与、可借鉴的机制,让乡村产业从“需要输血”升级成“独立造血”。

记者观察

大数据分析实现

哪里缺货补哪里

数字化进入乡村产业,打破了制约农产品销售的“供销之间信息不对等”的难题。大数据分析做到了哪里缺货补哪里,产地农户按照订单发货,不用发愁明天有没有销路。

记者采访时,看到养殖户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干劲儿十足。一位60岁的“斧头帮”说:“我们这个年纪,工作不好找,有了订单后,每天干这个,挣得比我家那口子多。”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