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子 海凉粉 鲜海蜇 大连街的特色解暑小菜

文丨本刊记者 李艳彬  

很久以来,我最想“树碑立传”的美食就是大连焖子,据说当年蔡澜先生来大连,本城美食名家就给他推荐了这款大连小吃,并且得到了老爷子的首肯,一时成为佳话。

可是焖子实在太不上镜,作为一本图文并茂的期刊,“上图”和“翠花上酸菜”一样必须。为了不显得单调,这次索性把焖子、海凉粉、海蜇这三种不上镜的解暑小菜组织在一起,拼个素颜美吧!因为,这三种食材的道地做法都离不开一样灵魂伴侣——蒜泥。

其实,要拍得好看也不是不行,红的辣椒丝、绿的香菜末和白的蒜泥一起出镜,也能创造一下视觉冲击,可偏偏,道地的本城料理是很排斥青红椒的,你说愁人不?

先说焖子。

很多大连人在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想到的第一个小时候味道就是焖子。焖子主料是苕粉,也叫地瓜粉,是所有淀粉中筋力最大的,缺点是黑,没有豌豆粉儿、绿豆粉儿那种清爽漂亮的颜值,但胜在口感好,经济实惠。

午阳是70后,大连籍的摄影师,现在已移居美国。在他的记忆里,最便宜的时候,焖子是5分钱一碟。有一次他拿着5毛钱的压岁钱,一口气吃了10小碟焖子,才满足地打了一个蒜香扑鼻的饱嗝。

来自美国的大连人铁蛋儿和他的大连媳妇小莹,曾经拍了一集视频,向中外朋友介绍大连的小吃——焖子。在视频里,他俩品尝了网友们推荐的三家焖子铺,分别从弹性、有嘎度、芝麻酱三个方面给一碗焖子打分。

不出所料,他俩同时放弃了位于奥林匹克广场的那家焖子铺,因为放多了芝麻酱,“太咸了”。据网友反馈,这家焖子铺的老板是外地人,但是网上大连焖子的知名度却是始于这家。从几年前的小摊到现在有固定店面,“两掺”和“豪华套”也很好地组合了焖子和各色街头小吃,调味料也增加了许多,比如辣椒酱和麻油,吃起来口感丰富了许多,但是拥有童年记忆的大连人却并不买账,“不地道”,不过外地游客吃过都表示“还挺好吃的”。

位于罗斯福身后的一家焖子铺,是小莹小时候常吃的,甚至有她念念不忘的小铁叉,所以她坚决地给这家店打了满分,甚至把碗底的汤都喝得一干二净。但是铁蛋儿持保留态度,“不全是有嘎”,这是他略感遗憾的地方。事实上,这家店也不是以焖子做主打产品,各种串才是盈利点。但焖子作为一个自家的老味道保留下来,也实属不易,因为“打粉”这个老手艺并不简单,除了要找到好的苕粉,手工的制作过程也比较麻烦,还占用空间,“不划算”。

最后一站是二七广场的老大焖子,这碗焖子,铁蛋儿给了满分。“脆脆的、蒜味很足、特别弹”,这是铁蛋儿的评价。店主老大告诉我,他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吃焖子,怎么吃也吃不够,又没钱,所以就很有心计地想出一招:去帮卖焖子的老太太“打”焖子。粉浆调好之后在火上熬,需要有人不停地搅动,而且搅动的力气越大,次数越多,口感才越好。老大这个手艺,现在看起来属于童子功,因为放学不回家、逃学去帮老太太“打”焖子,没少挨揍,但是挨揍也值,毕竟靠自己的双手给自己解了馋。老大的手艺20年前还派上了新用场,那时候他转业回大连,再就业时就用上了这门手艺,加上在西安当兵的时候学会了西安凉皮,“焖子+凉皮”,这些年靠着这个小摊铺,他还贷款买了房子。

黄鹤是《舌尖上的中国》(三)的导演之一,好多年前,为了拍大连焖子,黄鹤带着摄制组特意来到大连。在他心中写好的脚本里,应该有一个临街老铺,一个有祖传“打”焖子手艺的老者,从清洗到浸泡,再到磨浆、沉淀、过滤、生火、熬制,最后出摊,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大连焖子诞生的故事。但是,按照我的指点,他跑遍了大连街,也没找到这样的一处所在,名声在外的大连焖子也就这样与“舌尖三”失之交臂了。那年大年初三“舌尖三”开播,刚看了第一集开篇——豌豆粉儿的故事,我就隐约地感觉到了大连焖子的“底气不足”,作为一个城市有代表性的小吃端出来,大连焖子还是有一点“腰杆”不硬,因为焖子并非大连独有。

网上一段关于焖子的视频曾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在视频里,一位经营者讲述了有300年历史的焖子的故事。后来,搞大连餐饮历史研究的于政礼老师也专门撰文,有据可查地“捋”了一下大连焖子的“家史”——“就我掌握的资料显示,它诞生于百年前左右,与鲁菜烹调技术一起从发源地山东胶东一带传到大连。”

据山东福山烹饪协会编撰的《鲁菜之乡——福山》中介绍,焖子是山东烟台芝罘岛的门氏兄弟不经意中创制出来的。一百多年前,门氏哥俩到烟台做加工粉条生意,有一次刚将粉坯做好,却遇上了连雨天,粉条做不成,粉坯也可能变酸。情急之下,门家兄弟就请乡亲们吃油锅煎炒的粉坯,为了防止吃坏肚子,特意将大蒜捣成蒜酱拌在油煎粉坯中。没想到,这无奈之举居然得到好评,也启发了门家兄弟,他们支锅立灶改卖油煎粉坯。刚开始这种小吃没有名字,经过传播,大家都来品尝,有人就问这叫什么?憨厚的门家兄弟想了想自己的姓氏,随口说出“门子”,后来干脆就叫“焖子”。

一百多年前,闯关东的人潮来到大连,山东菜肴和各种小吃也接踵而来。由于焖子不像锅贴、水煎包、馄饨等面食可以充饥饱肚,经营者比较少。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大连粮食奇缺,各种食材都需要配给,有人就想起了山东的焖子,于是将这种小吃引进大连,一方面是为了充饥,一方面也算满足人们匮乏的口味。

所以,焖子出现在大连应该只有80多年历史。20世纪末,昆明街、青泥洼桥和西岗一带的繁华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商贩或推着小车,或搭个小棚,时不时飘出的好闻的油焦味儿,就是大连焖子最好的“招牌”。

不管怎样,大连焖子还是成了大连小吃的代表,甚至也登上了大雅之堂。沾“生猛海鲜”的光,在饭店,一盘三鲜焖子也售价不菲,为了好看,焖子通常是切成小方块用油炸到六面金黄,再辅以各种海鲜,价格嘛,随行就市——要看你搭配的是哪类海鲜。

再说海凉粉。

小时候,我妈经常做的凉粉,是那种白色的一卷一卷的绿豆凉粉,切手指宽的条,跟黄瓜丝一起,用蒜泥、盐和醋一拌,清爽开胃。

第一次吃海凉粉,是我奶奶熬的。熬制的过程没看见,记忆里只有她端着锅站在院子里分海凉粉的镜头。她喊邻居们都来尝尝,说这是海里的一种什么草熬出来的,难得从山东家弄到了材料,展示一下自己的手艺。

后来我才知道,山东家有的咱们大连肯定也有,熬海凉粉的那种水草,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石花菜。顾名思义,这种水草是从礁石上长出来的,足见其顽强的生命力,是得了天地之精华的。

石花菜是一种石花科植物,百度词条里说它有50多个品种,中国主要有石花菜及小石花菜、细毛石花菜,又称鸡毛菜、牛毛菜、冻菜、红丝、凤尾、菜籽石花等,中国黄海、东海及台湾沿海均有分布,以山东半岛海域产量最大。难怪我奶奶说这是山东家的特产。

大连和山东隔海相望,石花菜也是大连海边生活的人从小就吃的海藻植物,熬海凉粉只是其中的一种吃法。

熬海凉粉其实并不难,洗净加水煮一两个小时,过滤放凉就可以拌拌吃了。通常一斤干燥的石花菜最多可以加50斤水,当然水多海凉粉就软一点,水少就硬实一些,口感全凭个人喜好,我个人喜欢Q弹的那种,吃起来像吃有内容的果冻。

有个朋友说,老辈人吃海凉粉,调味品比较单调,只有盐、醋和蒜,可也正是因为调味品少,才吃得出海凉粉清爽和本真的鲜味。

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一到夏天,农贸市场就有卖海凉粉的摊位。在我的记忆里,海凉粉和豆腐摊在一起。案板上放着一长方形绿莹莹透明的块状物体,交一两块钱,摊主就用一个孔眼较粗的特制礤菜器从前往后一划,装到容器里,就成了粗细均匀的条状海凉粉,再娴熟地抓一把香菜,算赠品。不时会有顾客停下问这个怎么吃?摊主便热情地不厌其烦地教给大家:回家用清水冲洗一下,拍点蒜,倒点酱油和醋,撒点糖,撒上香菜碎,你就吃吧!

和普通凉粉相比,海凉粉口感更爽嫩,滑溜溜的像琼脂一样,是大连人餐桌上一道清新凉爽的开胃菜品,也算是一种海鲜吧。海凉粉具有清热解暑、美容养颜、润肠促消化的妙用,其中含有天然的植物胶质,能调节内分泌,滋阴养颜,而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还能使人产生饱腹感。

做海凉粉的这种石花菜,在夏、秋季采收,一般都是晒干保存,也可以直接拌凉菜,口感爽利脆嫩。琼脂感觉上是一种非常高级的食物,石花菜就是提炼琼脂的主要原料,像小朋友喜欢吃的果冻、冰粉儿等小食品,都是用石花菜提炼的琼脂做成的,咱海边的人,得天独厚地吃了原材料,真是偏得。

最后说说海蜇。

大连人年夜饭的餐桌上,有一道必不可少的凉菜,白菜拌蜇皮,我女儿每次回大连,奶奶和姥姥都要给她备着这道菜,她也百吃不厌。

海蜇,别名水母、白皮子,属于海洋腔肠动物。海蜇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因此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被视为水产珍品。据资料介绍,海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钙、碘、磷、铁等,除了可以清热化痰、消积润肠、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还是非常好的美容食品。一位从事餐饮的大哥认真地告诉我,食用海蜇能从人体内部产生补水、补充胶原蛋白的作用,这可是各种面膜没法比的。

中国人吃海蜇可是有悠久历史的。1700多年前的晋代,是一个风流倜傥的朝代,士大夫们的一大人生乐趣就是发现并制作美食,腌渍海蜇为食就是其中之一,这是有据可查的。在中国,南自福建沿海,北到山东、辽宁沿海,海蜇的产区相当广阔。北纬39度的海鲜一定是其中极品,海蜇也不例外。

我女儿爱吃的那种拌凉菜的海蜇皮,是将鲜活海蜇(水母)用石灰、明矾浸制,榨去其中水分,洗净,盐渍而成的。吃的时候需要冷水反复浸泡,然后用热水“紧”一下,去除腥味,增加Q弹的口感。这个“紧”一下的工艺挺不好掌握,稍微过火一点,一根长长的海蜇丝就变成了虾皮那么点大,还嚼不烂;火轻了,腥乎乎的,放多少糖和醋都掩盖不住。

我今天重点要说的,不是这种被奉为珍品的海蜇皮,而是新鲜的海蜇,就是那种在水里舞动着裙边起舞的晶莹透明的水母。

海蜇是一种生长周期短、生长快、恢复力强的水产品,有时多得来不及加工处理,只能任其躺在海滩上,而有时却又无影无踪,一年也见不到几次。据生活在海边的老人讲,海蜇的产量和当年的雨水有关,雨水大的年份,海蜇就多,这可能是跟雨水多时海里的浮游生物多有关,毕竟海蜇的食物充足,生长才能旺盛。

我第一次吃新鲜海蜇,大概就是海蜇多得来不及加工处理的年份。我记得是高中时期暑假的一个周日,我爸兴冲冲地拎着一大坨透明物质一路小跑地回来,说今天让我们尝尝“豆腐鱼”。他的发音怪怪的,只听懂了山东腔的鱼字,直到后来我背熟“头伏饺子二伏面”这一套嗑的时候,才明白他说的“豆腐鱼”是头伏鱼。在山东老家,海蜇会在头伏到来的时候长大,吃头伏鱼,就跟吃头伏饺子一样,也是一种节气美食。

凉拌海蜇,听起来也许像拌海凉粉一样简单,但其实不然。先讲个笑话哈,据说有一对年轻夫妇,拿到朋友送的一块新鲜海蜇,就像处理海蜇皮一样,也想用热水“紧”一下,不料,一大盆海蜇丝瞬间缩成了一小碗。

新鲜海蜇,正宗的料理方法就是先切成筷子粗细的丝,不能切太细,否则吃的时候就宛如游丝,很难“打捞”。切好之后要用清水反复浸泡,尽可能地让海蜇肉里的海水味淡化,如果洗得不充分,就又咸又涩。新鲜海蜇也不能浸泡时间太长,因为它分分钟都在化成水,所以料理新鲜海蜇,一定要先把配料提前预备好,不能等着把海蜇丝都捞到碗里,才手忙脚乱地找东找西。配料除了蒜泥、白醋、香菜碎、小米辣之外,我爸一定会提前准备一碟去了皮的油炸花生碎,迅速地把这几种配料拌进去,盛到各自的小碗里,就得赶紧开吃,要是矜持一会儿,你面前的小碗里就变成了一汪水。

新鲜海蜇已经足够咸,加点味精倒是可以,盐和酱油是万万不能加的。我曾经见过有人用大酱拌海蜇,真是百思不得其解,难道他家的海蜇不够咸?后来看他们家人配着玉米饼子吃,猜想也许是当咸菜用来下饭的吧,也算一种吃法。在很多饭店里,凉拌海蜇都要放芝麻酱,也有的会加葱花、青红椒,看着挺好看的,但这都不是正宗的凉拌海蜇,味道也有很大的差别。

三伏天儿里,吃一碗冰凉润滑的凉拌海蜇,真是开胃解腻,令人瞬间神清气爽。据说夏天的时候吃凉拌鲜海蜇不但不会拉肚子反而可以预防呢,果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