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进化论】甘井子区:优化流程创新理念,打造工伤认定新模式

开展“快办服务”,简化流程,7日内作出认定结论;开通工伤认定“绿色通道”,提高办案效率;开展主题宣讲进企业、进社区、进工地……2024年,甘井子区人社局提高新形势下工伤认定工作服务水平,优化工伤认定工作服务方式,创新工伤预防宣传渠道,努力构建全方位的工伤预防制度体系。


实行案件繁简分流模式。对伤情较轻、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之间权利和义务明确、事实清楚的工伤案件,开展“快办服务”,简化流程,7日内作出认定结论;

对因较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工伤案件,主动介入,优先受理,开通工伤认定“绿色通道”,及时作出工伤认定决定,提高办案效率;

对于争议性较大的工伤案件,实行“两步走调查取证”,转变工作方式,实行柔性执法,调解先行,梳理争议焦点,将矛盾化解在萌芽;迅速理清案件脉络,实行“精细化调查取证”,优化证据链条,尽最大可能还原事故经过和成伤过程,固定事实证据,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建立疑难案件研讨工作机制。成立工伤认定研讨小组,定期召开工伤案件研讨会,坚持“会前细调查,会中精准研判,会后统一尺度”的原则,形成一致意见,作出认定结论。2024年,召开疑难工伤案件研讨会16次,研讨案件90件。

多举措开展工伤预防宣传。开展主题宣讲进企业、进社区、进工地。通过工伤预防知识讲解、工伤保险政策培训宣传、工伤事故案例预警展示、工伤预防技能培训、工伤事故场景互动体验等方式,将工伤预防相关知识送到一线职工身边。

利用新媒体优势提高知晓度。充分发挥“甘井子人社抖音直播间”作用,政策宣讲全过程现场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近万人。借助“甘井子人社”公众号,定期发布工伤法律法规、经典案例分析、工伤预防微视频等。建立了4个甘井子区工伤工作微信群,随时解答企业关于申报程序、申报事项等问题,同时,积极普及最新工伤预防知识,定期提出安全警示提醒,有效提升了工伤预防宣传效果,从源头上降低了工伤事故发生率。


文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毕重伟

编辑:赵洁
阅读量: